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0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0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松堂,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20
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和写入联合国宪章的"敌国",在从事航天这种具有较高敏感性的事业时,是非常审慎的,也受到国际社会的严格监督。因此日本的航天项目几乎都有着国际合作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松堂,,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20
2020年2月,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在2021财年的预算中提出了一个被称为敏捷月球操作演示验证(DRACO)的计划,此前这个项目叫做"火箭核反应堆(ROAR)",这标志着美国准备重启核动力火箭的研究计划。回顾往昔,我们可以发现,核火箭与军事活动是密不可分的。早......
[期刊论文] 作者:松堂,,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20
虽然由于预算消减和重点转移等一系列原因,美国早期的核动力火箭研究项目最终被取消,但是这个项目本身还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漫游者计划""漫游者计划"项目包括3个主要阶段:"猕猴桃"(1955年至1964年)、"菲布斯"(1964年至1969年)和"佩维"(1969年至1972年年底项......
[期刊论文] 作者:松堂,,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20
7月20日,希望号火星探测器由日本的H-2A火箭从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开始了漫长的火星之旅。"希望号"在技术上并无首创之处,但是出资方兼冠名方却让人感慨万千。这是一颗由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出资,阿联酋航天局"主持",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具体负责研制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松堂,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20
为了确保"大嘴巴"总统特朗普的"2024重返月球"计划能够实现,美国宇航局制定了一个叫阿尔忒弥斯的计划。计划的重点,是要在2024年送美国人再次登上月球,重点中的重点是,其中要...
[期刊论文] 作者:松堂,,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20
2000年10月,第一批航天员进驻国际空间站,这也被认为是国际空间站开始运行的标志,至今已经过去整整20周年。关于这个巨大的空间设施,各路媒体从一开始就进行了密集的报道。航天爱好者们对它的参数、舱段如数家珍。所以,本文打算为人们展示国际空间站一些容易被......
[期刊论文] 作者:松堂,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20
自从人类发明运载火箭并正式投入使用,发射记录表上成功的多、失败的少。但这少数失败却触目惊心,特别是一些重要型号的发射失败甚至影响了历史走向。导致火箭发射失败的原因...
[期刊论文] 作者:松堂,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19
2019年10月15日,美国宇航局高调发布了新一代航天服,包括起降时穿的"猎户座飞船生存服"和出舱穿的"舱外探索机动装置"(x EMU)。美国宇航局局长布里登斯汀亲自主持发布会,穿着...
[期刊论文] 作者:松堂,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19
美国第一次研制舱外活动用的航天服,是在1965年。当时美国决定在双子星飞船的飞行中实现一次舱外行走,具体执行者是艾德·怀特。科学家们把航空飞行用的飞行服加厚到21层...
[期刊论文] 作者:松堂,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19
最近几年航天界有一股风潮,非常喜欢推崇小规模团队从事小型航天器的研制。SPACEIL也是这样一个小机构。我们从它的网页上可以发现,管理层和技术团队一共只有20多人。仔细查...
[期刊论文] 作者:松堂,,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19
自1998年11月20日,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曙光号多功能货舱发射升空,国际空间站已经在轨道上运行了21年。国际空间站由于特殊的位置和微重力环境,运行期间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研究,产生了很多造福于人类的新技术,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来自国际空间站上......
[期刊论文] 作者:松堂,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19
劳拉空间公司虽然贵为五大制造商之一,但身世似乎一直很低调。其实劳拉也算出身名门。最初名叫菲尔可劳拉的前身是美国菲尔可电子公司组建的'西部发展实验室'。菲尔...
[期刊论文] 作者:松堂,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20
美国军方的订单,为什么会授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这样的私营商业航天企业?其实,早在2013年的一份论文里,美军高管就讨论了为什么需要把导弹预警卫星和商业化这种话题联系在一起...
[期刊论文] 作者:松堂,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19
卫星导航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天文导航的衍生和发展,从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通过观测夜空中的星星和白天的太阳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在漫长的航海史中,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天文观...
[期刊论文] 作者:松堂,,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19
电子号火箭可能是这个世界上目前吨位最小的运载火箭。当然,我们这个定义前面要加上不少定语:从地面起飞的、能够把载荷送入地球轨道的、可以投入商业运行的。贝克把火箭造得这么小,不但是因为新西兰的产业基础很难支撑更大的火箭,也是因为小火箭自有用武之地。......
[期刊论文] 作者:松堂,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19
大家或许还记得,美国宇航局(NASA)的上上任局长是迈克尔·格里芬。格里芬曾经提出了重返月球、继而前往火星的'星座'计划。但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取消了'星座&#...
[期刊论文] 作者:松堂,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19
有一种说法认为,当人们拥有一种新技术之后,初期往往用来做一些传统的工作。当充分掌握之后,往往会发明出全新的理念,对整个学科产生颠覆性的作用。3D打印技术就是其中的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松堂,,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18
航天技术诞生后,科学界对于火星生命的研究有了一种近距离的手段,不用再隔着几亿公里用望远镜连看带猜了。截至目前,人类先后40多次发射火星探测器,虽然有近半数失败,但是那些成功的探测器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期刊论文] 作者:松堂,,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19
2004年2004年1月25日,"机遇号"降落在火星子午线高原,比预定着陆地点向东偏离了25千米。此处地势平坦,没有多少岩石。"机遇号"驶入了附近的一个撞击坑,直径大约22米。美国宇航局(NASA)将此处命名为"鹰"撞击坑。石壁勘探这道石壁的高度其实只有10厘米,位于"鹰"撞......
[期刊论文] 作者:松堂,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18
除了水和碳,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还有不少,包括氮、磷、硫,以及一些不可或缺但又不能太多的重金属元素,例如锌、镍、铜、铬、砷、铅,等等。这些元素在火星上都可以找到,但火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