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87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杨美薷,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口腔医学分册 年份:1976
1.口腔卫生,刷牙习惯及甜食消耗之相互关系84例学龄儿童根据临床及X线检查无龋,以同年龄、性别的最活跃龋的同班生作...
[期刊论文] 作者:杨美薷, 来源: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年份:2004
本文报道4例接受肾移植而服用环孢菌素后,伴发中度和重度牙龈肥大患者的治疗经过。采用甲硝唑治疗,400 mg,每日3次,7 d为一疗程,取得了明显效果,3~4周后牙龈外形恢复正常。2...
[期刊论文] 作者:杨美薷,, 来源:口腔医学纵横 年份:2004
消除和减少局部微生物的病原因素,尽可能恢复已经破坏了的牙周支持组织并维持其健康,是牙周疾病治疗的主要目的.牙周治疗可分为两大范畴: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对于这两类治...
[期刊论文] 作者:杨美薷,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口腔医学分册 年份:2004
根据人和动物的研究,遗传因素在龋病的病因中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的目的在于分析单结合子双胞胎乳牙龋病的流行。调查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内的差异。17对单结合子双胞...
[期刊论文] 作者:杨美薷,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口腔医学分册 年份:2004
氢氧化钙用于深龋治疗时,可增加健康牙本质的矿化,软化牙本质的再矿化和消毒曾受感染的牙本质。为避免由于去除最深层的软化牙本质而造成露髓,有人主张采用间接盖髓术,用氢...
[期刊论文] 作者:杨美薷, 来源: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年份:2004
许多年来,为了减少菌斑形成、龋病和牙周病,采用了各种疗法和不同的药物。目前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关于应用消毒剂,抗酶药物、抗菌素、菌苗以及旨在改变口腔生态学的各种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杨美薷,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1983
[期刊论文] 作者:肖晓蓉,杨美薷, 来源: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3
对49名健康儿童和青少年(6~25岁)正常口腔菌群分布进行研究,测定其中优势的可培养细菌的检出率和检出比例。从195个唾液、沟裂菌斑、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标本中,共分离出28个菌...
[期刊论文] 作者:刘本静,杨美薷, 来源: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年份:1991
性激素与牙周组织病的关系一直是牙周病病因学研究的一个范畴。尤其是近年来性激素对龈下菌群的影响受到关注。本文从性激素对牙龈组织的影响和龈下菌群的影响以及牙龈组织内...
[期刊论文] 作者:杨美薷,肖顺洪, 来源: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年份:1992
近十多年来,由于连续厌氧培养技术的进步,增加了厌氧菌的检出率,从而对根管内及根尖周部位的菌群有了新的认识。大量的研究证明,感染根管及根尖周病变的优势菌是革兰氏...
[期刊论文] 作者:殷春一,杨美薷, 来源:广东牙病防治 年份:2000
目的 观察0.5%聚维酮碘龈下冲洗后龈下微生物组成的变化,并与0.5%洗 民太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临床诊断为中,重度牙周炎的患者11例,共计45颗患牙,牙周袋深≥4mm。将含有患牙的下不同象限随......
[期刊论文] 作者:黎慧瑜,杨美薷, 来源:广东牙病防治 年份:1998
牙周炎患牙根面处理与牙周组织再生广州铁路中心医院口腔科(510080)黎慧瑜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杨美薷牙周新附着形成是牙周组织愈合的关键。牙周炎时,由于细菌及其毒性产物的作用,使牙......
[期刊论文] 作者:杨美薷, 张举之, 肖邦良,, 来源: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年份:1990
采用摘除幼龄豚鼠双侧卵巢,并给予维生素 C 不完全缺乏的饲料,造成实验性牙周损害,再用固齿丸及维生素 C 作恢复性实验,观察牙周组织的改变情况。结果表明,固齿丸能抑制破骨...
[期刊论文] 作者:吴琦,杨美薷,钟德钰, 来源: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年份:2004
为探讨富组蛋白(histidinerichpolypeptides,HRPs)的抗菌作用,进一步阐明唾液的正常生理功能,我们采用二种微量且敏感的琼脂糖弥散抗菌实验,分析了腮腺唾液中HRPs的抗菌活性。研究结果不但证实HRPs对变形链球菌MT6R株确有抗......
[期刊论文] 作者:杨美薷,王晖,王伯瑶, 来源: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年份:1987
[期刊论文] 作者:杨美薷,罗海燕,吴琦,王伯瑶, 来源: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年份:1999
唾液构成牙齿和口腔软组织的化学环境,与口腔健康密切相关。现已分离纯化出40多种唾液蛋白,其中发现多种抗菌成分,如溶菌酶、乳铁蛋白、唾液过氧化物酶、分泌型IgA等。新近发现一类小......
[期刊论文] 作者:吴琦,杨美薷,钟德钰,李成樑, 来源: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年份:1995
采用琼脂糖弥散抗菌实验(包括琼脂糖弥散法和电泳凝胶琼脂糖弥散法)直接检测腮腺唾液样品对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腮腺唾液对变形链球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而......
[期刊论文] 作者:钟德钰,杨美薷,吴琦,王伯瑶, 来源: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年份:1997
对18例中,、重度成年型牙周病患者的40颗患牙,在牙周探诊5mm以上的牙周袋内放置民御素药线一根(含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8μg),4d后取出,实验为期11d,观察用药前后龈下微生物及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防......
[期刊论文] 作者:刘本静,杨美薷,范昕建,朱淑媛,, 来源: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年份:1993
本实验检测49名健康孕妇唾液雌二醇(E2)、孕酬(P)含量以及龈下菌斑中产黑色素类杆菌群(BPB)、二氧化碳噬纤维菌(Capno)、梭杆菌(Fuso)等。发现妊娠组唾液P、E2含...
[期刊论文] 作者:蒋寒青,肖晓蓉,杨美薷,康白, 来源: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年份:1990
本文采用非选择性培养基对22名健康青少年的唾液、沟裂菌斑、龈上菌斑及龈下菌斑中的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及专性厌氧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并计算其在不同标本中占可培养菌的百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