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324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杨绛,,
来源: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年份:1992
自从一九八○年《围城》在国内重印以来,我经常看到锺书对来信和登门的读者表示歉意:或是诚诚恳恳地奉劝别研究什么《围城》;或客客气气地推说“无可奉告”;或者竟是既欠礼貌...
[期刊论文] 作者:杨绛,,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14
听话包括三步:听、了解与欣赏。听话不像阅读能自由选择。话不投机,不能把对方两片嘴唇当作书面一般啪地合上,把书推开了事。我们可以"听而不闻",效法对付嚣张的厌物的办...
[期刊论文] 作者:杨绛,,
来源:黄金时代(学生族) 年份:2015
曾听人讲洋话,说西洋人喝茶,把茶叶加水煮沸,滤去茶汁,单吃茶叶,吃了咂舌道:"好是好,可惜苦些。"新近看到一本美国人做的茶考,原来这是事实。茶叶初到英国,英国人不知怎...
[期刊论文] 作者:杨绛,,
来源:幸福家庭 年份:2015
神明的大自然,对每个人都平等。不论贫富尊卑、上智下愚,都有灵魂,都有个性,都有人性。但是每个人的出身、遭遇和天赋的资质才能,却远不平等。有富贵的、有贫贱的,有天才...
[期刊论文] 作者:杨绛,,
来源:初中生之友 年份:2015
一棵浓密的树,站在太阳里,像一个深沉的人,面上耀着光,像一脸的高兴,风一吹,叶子一浮动,真像个轻快的笑脸,可是叶子下面,一层暗层,绿沉沉的郁成一团幽静,像在沉思,带些忧...
[期刊论文] 作者:杨绛,,
来源:北方人(悦读) 年份:2015
钟书的“痴气”书本里灌注不下,还洋溢出来。我们在牛津时,他午睡,我临帖,可是一个人写写字困上来,便睡着了。他醒来见我睡了,就饱蘸浓墨,想给我画个花脸。可是他刚落笔我就...
[期刊论文] 作者:杨绛,
来源:读书 年份:2001
许多人说 ,钱钟书记忆力特强 ,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 ,肯下功夫 ,不仅读 ,还做笔记 ;不仅读一遍两遍 ,还会读三遍四遍 ,笔记上不断地添...
[期刊论文] 作者:杨绛,,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0
【正】 美国散文家霍呣士在他《早餐桌上的独裁者》一书里,谈起他为什么不写小说。他说,写小说不比写诗。写诗可以借文字的韵律、想象的光采、激情的闪耀等把自己赤裸裸的心...
[期刊论文] 作者:杨绛,,
来源: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年份:2011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
[期刊论文] 作者:杨绛,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2004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困...
[期刊论文] 作者:杨绛,,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1
【正】 小说这个文艺类型(genre)最富有弹性,能容纳别的类型(如戏剧、诗歌),体裁也多种多样(如书信体、日记体);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开拓新领域,打破旧传统。例如我国旧小说...
[期刊论文] 作者:杨绛,,
来源:读书 年份:1984
我翻译的西班牙名著《小癞子》经过修改和重译,先后出过五、六版。我偶尔也曾听到读者说:“《小癞子》,我读过,顶好玩儿的。”这正合作者《前言》里的话:“就算他〔读者...
[期刊论文] 作者:杨绛,,
来源:读书 年份:1984
一、“焦黄脸儿”明代天启癸亥(一六二三)年,耶稣会的意大利神父艾儒略(Pere Giulio Aleni)用中国文言撰写了《职方外纪》,记述“绝域风土”。书上许多西方人名、地名、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杨绛,
来源: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年份:2016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那年,我在北京女师大附属小学上学。那时学校为十二三岁到十五六岁的女学生创出种新服装。当时成年的女学生梳头,穿黑裙子;小女孩子梳一条或两条辫子、穿裤子。按这种新兴的服装,十二三到十五岁的女学生穿蓝色短裙,梳一条辫子。我记得我们在大......
[期刊论文] 作者:杨绛,
来源:人生与伴侣 年份:2014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期刊论文] 作者:杨 绛,
来源:初中生世界(初二年级) 年份:2008
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杨绛,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16
我小时候,除了亲人,最喜欢的人是劳神父。什么缘故,我自己也不知道。也许因为每次大姐姐带了我和三姐姐去看他,我从不空手回来。我的洋玩意儿都是他给的。不过我并不是个没人疼的孩子。在家里,我是个很被娇惯的女儿;在学校,我总是师长偏爱的学生。现在想来,大约因为劳神......
[期刊论文] 作者:杨绛,
来源:文学少年(初中版) 年份:2015
【我们夫妇有时说废话玩儿。】① “给你一件仙家法宝,你要什么?” 我们都要隐身衣;各披一件,同出遨游。我们只求摆脱羁束,到处阅历,并不想为非作歹。可是玩得高兴,不免放肆淘气,于是惊动了人,隐身不住,得赶紧逃跑。 “啊呀!还得有缩地法!” “还要护......
[期刊论文] 作者:杨绛,
来源:中华家教 年份:2016
她是专家学者、作家、翻译家,也是钱钟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她儿时进的是启明、振华,长大后上的是清华、牛津,从小到大上名校,“好的教育”几乎伴随一;作为在开明家庭和教育中长大的“新女性”,却嫁入需对公婆行叩拜礼的“传统”家庭,但依然和丈夫相亲相......
[期刊论文] 作者:杨绛,
来源:人生与伴侣 年份:2015
抗战时期在上海,生活艰难,从大小姐到老妈子,对我来说,角色变化而已,很自然,并不感觉委屈。为什么,因为他出于对丈夫的爱。我爱丈夫,胜过自己。我了解钱钟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它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