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1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丙安, 来源:军事历史研究 年份:2001
“八阵”之称 ,首见于《孙膑兵法》。但因该书于汉以后失传 ,致使其本来面目淹没了两千多年。而在此期间 ,却又冒出了许多“八阵”。这些“八阵” ,就其实质而言 ,全是八卦思...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丙安,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8
伊洛诸子主要指二程及其弟子,他们是宋代理学思想的中坚,在道德人格上也是儒学精神的重要代表者,成为我国封建后期士人的楷模。其表现主要有五点:一、尚志节、重操守。醇儒们...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丙安,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2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丙安,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7
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讨沦,涉及的问题很多,但就其实质而论,也不过是两个方面,即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如何对待西方文化。一贯倡导“文化复兴”运动的台湾“新儒家”学派,态度自然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中体西用”那一老套。近年来,他们对“儒学资本主义”又颇为......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丙安,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8
一、“伊洛先河”——宋初诸子为开拓一代新士风的努力 我国古代士人的道德风尚,至六朝为之一变;逮至五代,遂颓糜败坏,不可收拾。时兵连祸结,域内板荡,凌弱暴寡,各思苟存,儒学衰,政教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而宗庙、朝廷、人鬼皆失其序”,“礼乐崩......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丙安,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4
过去一些时候,我们对道德的阶级性谈的很多,而对道德的民族性则谈的很少,但它却是我们经常碰到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不但与爱国主义有关,而且也同批判继承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有关。因此,想对这个问题做一些探讨。这里只谈如下三个问题。 道德的民族性与阶级性 当......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丙安,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6
正确认识和评估道家的伦理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杨丙安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建国以来,我们对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进行过多次讨论,这对批判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的优良道德传统和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文明,无疑是起了重大作用的。但对作为我国传统伦理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家思想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丙安,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2
恩格斯曾指出:“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社会科学,作为一种“行业”,也自应有自己的道德。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发展我国社会科学本身的需要。我们党和老一辈科学家都很重视科研道德。但由于十年动乱,这些道德原则......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丙安,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3
向读《孙子》,略有所得。前作《孙子新笺》,刊于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中州学刊》;唯意犹未尽,故更补笺之。体例一如前作,兹略。 丘牛大车(《作战》) 李筌、张预皆训“丘”为“大”,郭化若《今译》与军科院战理部《新注》同。按:“丘”固有“大”训,然在此若训“......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丙安,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1
《孙子》一书,千百年来,由于辗转刊录,歧异颇多,尤其在两大传本系统——《武经七书》与《十家注》之间;其中无碍文意者虽多有之,然有关旨要者亦复不少。历来注家,简要质切如魏武,博大疏阔如杜牧,中肯明易如梅圣俞,条理通达如赵本学,严谨审微如孙星衍等,皆孙学之......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丙安, 来源:科技文萃 年份:1994
每逢阴历五月初,我们就会想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名平,约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的楚国秭归县。这时的楚国,经过十余君长达二三百年的经营和不断扩张,已成为雄锯中国中...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丙安,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0
社会主义的伦理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理论任务和现实任务。其中有许多需要探索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有明确的方向、正确的方法和科学的态度。在近年兴起的“文化热”中,有这样...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丙安, 来源:军事历史研究 年份:2004
“孙子兵学”,自曹操以来,已经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我们的前辈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从而使我们能得以站在他们的肩上,把此项研究推向新的高峰。这里...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丙安, 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 年份:1990
《孙子兵法》,不但是我国,而且也是世界上成书最早、流传最广、影响也最大的一部古典军事名著。它在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基础上所总结提出的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虽有其...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丙安, 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 年份:1989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对社会主义道德和情神文明建设有无借鉴价值为准绳,以《二十四史》和其他可靠文献资料为依据,精选了我国古代仁人志士在道德生活中的一些轶闻佳话...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丙安, 来源:军事历史研究 年份:1999
中国的历史本来就是个批判继承和丰富发展的过程,中国武德史自然也不例外。而我们今天来研究它和总结它也正是为了更好批判继承和丰富发展它,使之为创造人类最先进的武德文明贡......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丙安,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1997
略论振奋民族精神杨丙安我们经常说:要振奋民族精神,为把我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什么叫“民族精神”?什么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以及怎样去落实它?弄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自觉性。“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其谋求生存发展的过程中........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丙安;陈彭,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6
在两千五百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升起了两颗灿烂的明星:一个是儒家的“圣人”孔子,一个是兵家的“圣人”孙子。他们的思想光辉都不但照耀着中国本土,而且也照耀着世界的其他地方,尤其是东方。孙子的光辉甚至还越过阿拉伯大沙漠,照到中东,并越过大洋,照到......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丙安;吴潜涛,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2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曾多次郑重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中又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到战略的高度,并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现在我们面临的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认识,认真掌握精神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