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3.320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杜青钢, 来源:法国研究 年份:2003
浪漫主义是我们熟识的文学流派。在熟识之中,往往藏了死角,有些或人为或蒙然被忽略的东西。在追问浪漫主义的实质时候,我们很少光明磊落地停留在“自由”两个字上。在此...
[期刊论文] 作者:杜青钢, 来源:法国研究 年份:2004
Résumé : Dans ce travail, l′auteur essaie de répondre  une question :en quoi consiste ~l′originalité de George Sand.Résumé: Dans ce travail, l’aute...
[期刊论文] 作者:杜青钢,, 来源:出版广角 年份:1996
夜深人静,巴黎已入眠。翻开《道德经》,静静释读、把味,感受颇为新奇。读书似乎也讲究一个地气。在异国读老子,浸润的是泾渭分明、五彩缤纷的景物和文化气韵,“惚兮恍兮”、...
[期刊论文] 作者:杜青钢,, 来源:法国研究 年份:1988
《恶之花》是法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部奇书。就文学地位而言,它有如我国的古典名著《红楼梦》。这部由一百五十一首诗组成的诗集是波德莱尔内心历程的忠实见证,是他对现实...
[期刊论文] 作者:杜青钢,, 来源:法语学习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杜青钢,, 来源:出版广角 年份:1997
八年前,我给一个法国作家代表团讲授中国文化。一讲到汉字,众人睁大了眼,个个兴高采烈。“日月山水”撩起了他们心中原始的诗情;“秋”之“心”引出了他们欣然的“愁”...
[期刊论文] 作者:杜青钢, 来源:外国语文教学 年份:1985
法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它的诗歌常常是其他文学门类的先锋,因此,格外引入注目。诗坛的盛衰,诗的“阴晴园缺”往往成了人们谈论与社会争议的中心。概观法国二十世纪的诗歌...
[期刊论文] 作者:杜青钢, 来源:外国语文 年份:1988
沙尔·波德莱尔是法国诗坛上的一颗巨星。他上承浪漫主义的余绪,下启象征主义的先河,开创了法国的现代诗歌。在法国文学史上,他占有一席极为耀目的重要地位。著名诗人魏...
[期刊论文] 作者:杜青钢,, 来源:外国语文 年份:1986
诗有两大翅膀:一曰意境,二曰韵律。诗的韵律包括声调、音韵、节奏和旋律。这一切无不和语言物质外壳——声音——息息相关。一般说来,声音只有构成了"词",才有意义。在...
[期刊论文] 作者:杜青钢,, 来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1994
大学四年的重要任务是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打好基础。然而,打基础只是手段,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技能从事一些创造性劳动,进行独立研究和解决某些实...
[期刊论文] 作者:杜青钢,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1997
《红色人道报》是法共的机关报。在法国,它似乎没什么市场。有时免费送到行人手中,随后便被扔进入垃圾箱。因为,其主张太教条,用我们的话说,极左,上不着天,下不接地,甚至自欺...
[期刊论文] 作者:杜青钢, 来源:法国研究 年份:2001
在评论法国文学时,有一有趣现象.说到现实主义,中国学生立刻想到巴尔扎克.在法国,现实主义的代表首推福楼拜,而巴尔扎克往往无宗无派.由此可见,因国情的不同,文化背景相异,人...
[期刊论文] 作者:杜青钢,, 来源:法国研究 年份:2008
今年是法国20世纪大作家波伏娃诞辰100周年,写此短文以资纪念。本文重点论述了萨特与波伏娃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提供了许多不为国内读者所知晓的细节,表述本文作者对其关系的看......
[期刊论文] 作者:杜青钢, 来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1991
1867年,巴黎出版了一部新诗集,题为《当代巴那斯》。这个集子的面世标志着唯美派(又称“巴那斯派”、“高蹈派”、“为艺术而艺术主义”)的正式诞生。 翻开目录,我们会...
[期刊论文] 作者:杜青钢,, 来源:长江文艺 年份:2004
大头做生意,可以说,狡兔三窟:定居天涯岛,立足成都,又在武汉设个支点。十余年间,每个月都在武汉盘桓一周,一段时间内主要精力用于开发中小学辅助教材,又挣了一笔钱。稍后...
[期刊论文] 作者:杜青钢, 来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1992
“诗艺”乃象征主义的宣言。在摈弃传统诗学的同时,作者一一阐明其重乐感,重暗示,重色调、尚朦胧、力主感官融通的诗观。“月光”是通感诗的成功实践。本文力图通过诗歌赏析...
[期刊论文] 作者:杜青钢, 来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1994
趋虚向道离合引生──米修务虚之诗探幽杜青钢唯虚,走向永恒。──米修引言四十年代初,独具慧眼的法国大作家纪德(Gide)率先发出了“重新发现米修”的呼吁。随后,众多批评家纷纷把目光......
[期刊论文] 作者:杜青钢, 来源:法国研究 年份:2004
在中国,乔治·桑颇具名气,然而针对她的专题研究却不多见,绝大多数是介绍文字,在此,笔者仍想做点基础工作,从法国整体文学为视点,取乔治·桑鲜为人知文学轶事与生活...
[期刊论文] 作者:杜青钢, 来源:法国研究 年份:2005
本文作者通过对比中西方,特别是中、法文学作品中对"吃"的细节描述,揭示相似的表象之下两种文化根本上的不同态度及追求....
[期刊论文] 作者:杜青钢, 来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本文以中国禅宗为参照,以悖论、呼喝、简朴为切入点,对法国诗人米修进行了探究,力求揭示诗人在两种文化中相溶创新的诗歌景观和幽妙独到之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