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2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鸣真,, 来源:湖北中医杂志 年份:1987
覆舟之水,可以载舟;伤人之药,可以救人。此无他,贵乎运用之妙而已。巴豆为有毒之峻下药。惟其有毒,故可伤人,轻则洞泄不止,重则危及生命。世人及一般医家畏之如虎,确乎...
[期刊论文] 作者:李鸣真,, 来源: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1998
胃肠道不仅属营养器官,而且还是重要的代谢和免疫系统,是防止肠腔内病原体进入全身循环的有效屏障。多种免疫机制均支持此屏障作用,如肠壁的集合淋巴结、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局部......
[期刊论文] 作者:李鸣真, 来源:健康促进 年份:200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检查手段的更新,胆石症的发生率和检出率也有了相应提高。现在有不少广告宣称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排石或气功排石,疗效可达95%以上。这些诱人的广告......
[期刊论文] 作者:李鸣真,, 来源:医学文选 年份:1993
【正】 “欲速则不达”这句出自《论语·子路》中的成语,是指凡违反科学规律去追求脱离实际的高速度,都必然会失败。在怀孕问题上同样如此。有的青年夫妇以为结婚后一旦...
[期刊论文] 作者:李鸣真, 来源:中国药业 年份:1996
藿香正气丸、六一散、知柏地黄丸为极普通之中成药,如辨证应用得法,会有极大之妙用,兹举二例于后。 例一,郭×,女,52岁,自幼每当夏日即小腿生疮,自踝至膝,此起彼伏,搔痒...
[期刊论文] 作者:李鸣真, 来源:医疗保健器具 年份:1997
好友每天骑车上下班,某日,不巧被倾盆大雨淋了个湿透,继而感冒发热。他服了好几种治感冒的中成药,又静脉滴注了5天抗生素,热度虽然退了,却全身乏力,肢体酸重,头闷重如有布包...
[期刊论文] 作者:李鸣真, 来源:武汉医学院学报 年份:1976
袁×,男,5岁。自半岁开始经常感冒咳嗽,夜间喘鸣,每周一发,至少月发一二行。发则急诊,诊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用过多种抗菌素及激素治疗,亦曾服用中药,均仅暂时缓解,旋又发作,...
[期刊论文] 作者:李鸣真, 来源:武汉医学院学报 年份:1979
患者,女,15岁。1978年8月25日初诊:同年4月初潮,6月17日来潮后经量时多时少,连续2月余不净,有时挟有血块。曾用中药、口服避孕药、注射黄体酮,至多止血3日,旋又出血不止。诊...
[期刊论文] 作者:李鸣真,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份:2000
我原来是一名妇产科医师,工作近4年后于1958年响应毛主席号召至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研究班学习中医两年半。由于受西医理论影响较深,直至结业我仍不相信中医学的科学性,我心想:中医再有能......
[期刊论文] 作者:李鸣真, 来源:大众医学 年份:2002
俗话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的确,人生在世,难免一死,但死的方式却有不同,如有光荣的死、窝囊的死、平凡的死等。1988年我也经历了一次“平凡死”的威胁。  1988年5月的一天,我突发无痛性血尿,排出鲜血并伴大、小指头大小的血块数十块而毫无痛苦。按教科书上的记载......
[期刊论文] 作者:杨光,李鸣真,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95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新型的细胞信使分子和细胞毒性因子,它在调节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功能及免疫调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NO的产生机制及其生物活性,与细胞因子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杨光,李鸣真,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份:1996
本实验采用内毒素所致家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模型,测定外周血白细胞介素,亚硝酸根/硝酸根离子水平,补体C5α活性及中性粒细胞趋化指数,并观察中药热毒清注射液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杨光,李鸣真, 来源: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年份:1998
目的和方法:采用间隔24h两次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ET)的方法,复制家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模型,探讨肺损伤的机理,结果:ET组血浆,肺组织匀浆及支气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亚硝酸/硝酸根离子显著......
[期刊论文] 作者:杨光,李鸣真, 来源: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1997
探讨内毒素诱导肝损害家兔血浆和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水平变化及热毒清的保肝作用。采用ELISA法检测内毒素性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家兔血浆和肝组织匀浆中TNF-α,IL-水平,同时观察谷丙转......
[期刊论文] 作者:杨光,李鸣真, 来源: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1996
探讨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循环血中血浆白细胞介素-8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采用间隔24小时两次静脉内毒素方法制作家兔内毒素性DIC模型。在模型复制前后不同时间采用夹心......
[会议论文] 作者:李鸣真, 陆付耳,, 来源: 年份:2004
中医应用清热解毒方药为主治疗感染性疾病已有二千余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有它的优越性。兹将近年来对清热解毒方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上具体应用时与其他治疗合...
[期刊论文] 作者:江汉珍,李鸣真, 来源: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9
采用组织培养测定了中药热毒清在不同的细胞内对单纯疱疹病毒(HSV-1)、巨细胞病毒(HCMV)、柯萨奇毒B(COXB3)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g/L浓度的热毒清能有效抑制HSV-1在Vero细胞内繁殖,20g/L的热毒清能有效抑制HCMV在人胚肺纤......
[期刊论文] 作者:杨明炜,李鸣真, 来源: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6
从体内、外观察复方热毒清及其各单味药对内毒素的影响。结果显示:热毒清具有①体外能裂解大肠杆茵O111B4内毒素的网状结构;②体内能减少家兔内毒素性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小球微血栓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鸣真,陆付耳,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
[期刊论文] 作者:方建国,李鸣真,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年份:1999
目的;建立金叶败毒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其中绿原酸、靛玉红;采用高效上色谱地,在YWGC18柱(4.6mm×250mm)上,以乙腈-水-冰醋酸(3:46:1)为流动相,流束这1.5ml·min^-1,检测汉长为328nm,测定其中绿原酸的含......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