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24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迪淼,, 来源:数学通讯 年份:1996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李迪淼(湖南洞口一中422300)【基本概念】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互相垂直.直线叫......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迪淼,, 来源:福建中学数学 年份:2016
利用二次曲线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可以伴生出许多秀美的图案和有趣的结论.本文仅就几个简单的结论给予简要的证明.为简便计,文中把“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简称为“互垂切线”,把......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迪淼,, 来源:中学数学杂志 年份:2013
《几何画板》软件中没有自带的现成的任意角的角度方向标志线,也没有任意角度数的显示(只能显示-180°~180°间的.角度),这给任意角概念的教学带来了不便.为此,本文特介绍...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迪淼, 来源:数学通报 年份:2002
本文利用初等方法讨论了与椭圆有关的若干几何最值问题 ,得到了十个有趣的结论 ,为方便读者选用 ,现用定理形式叙述如下 .定理 1 椭圆b2 x2 +a2 y2 =a2 b2 (ab 0 )的内接三角形的面......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迪淼, 来源: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迪淼, 来源:中学教研 年份:2003
本文将针对人教社2001年4月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几何》(第一册)以及与此书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和《教案》中的若干瑕疵提出几点教学处理...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迪淼,, 来源:中学教研 年份:1989
处理空间角与空间距离的计算问题,不仅要对有关“角”与“距离”的概念了如指掌,而且还要善于开动思维机器,灵活调遣线面关系,对问题交错进行设想、论证、转化和计算。所谓...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迪淼,, 来源:高中数学教与学 年份:2007
一、方法概述所谓换元法,指的是在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价)代...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迪淼, 来源:中学数学研究 年份:2003
近两年来,笔者参与了初中数学新教材的教学与研究活动,通过上课,听课、评卷、查阅,发现了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因篇幅所限,本文只择其中两则评述一二.若有不妥当之处,请...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迪淼,, 来源:福建中学数学 年份:2015
本文探讨了三类两条同心圆锥曲线与其切线的伴生曲线问题,获得了四个精美的结论,现以定理形式表述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迪淼,, 来源:福建中学数学 年份:2016
引理已知MA和MB是椭圆b^2x^2+a^2y^2=a^2b^2的两条切线,A,B是切点,若M点的坐标是M(x_0,y_0),则切点弦AB的方程是x_0x/a^2+y_0y/b^2=1....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迪淼,, 来源:中学数学教学 年份:1988
因数学总复习的需要,笔者进行了一些精选习题的工作。除了精选出许多富有启发性、灵活性、综合性、质量较高的习题以外,还看到不少病题、错题(其中有些还是较为常见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迪淼, 来源:数学通报 年份:2002
本文用初等方法讨论了与抛物线有关的若干几何最值问题 ,得到了十个有趣的结论 .为方便读者摘用 ,现用定理形式叙述如下 :定理 1 抛物线的所有焦半径中 ,以过顶点的焦半径为...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迪淼, 来源:中学数学月刊 年份:1999
定理1 抛物线上任一点与平面上一定点的连线段的定比分点的轨迹仍为抛物线。 证明 不妨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A(x1,y1)是抛物线y2...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迪淼, 来源:建材发展导向 年份:2011
本文介绍了关于高等级城市道路施工中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重点从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和技术应用两方面阐述了城市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并针对道路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提出了......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迪淼, 来源:上海中学数学 年份:2002
一、椭圆内接n边形面积的最大值引理1单位圆内接n边形的面积以正n边形的面积为最大,最大值为Smax=n/2sinnπ/2(其中n≥3)...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迪淼, 来源:数学教育研究 年份:2005
什么叫做“相反意义的量”?这个问题似乎提得太幼稚,因为词典中早已指明是“量同但意义相反的量”,并“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另一种与它相反的量规定为负”.这里,必须具备两......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迪淼, 来源:中学教研:数学版 年份:1986
知觉限制是一种思维障碍.对于某些立体几何问题,学生往往百思不得其解,究其原因,就是知觉限制所起的反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迪淼,, 来源:中学教研 年份:1992
本刊92年第5期发表的《关于数学归纳法的教学初探》一文,主要针对学生“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若干处理措施,对数学归纳法的教学很有指导意义,值得一读,受该文启发并为...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迪淼,, 来源: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6
统计表明,在所发现的不严谨解法中,以下四种类型所占的比例是较大的. 第一类,忽视直线斜率的存在性例1 设三角形的两顶点坐标为B(-5,0)及C(5,0),且B+C=135°,求第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