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9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抟,,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抟,, 来源:创作与评论 年份:2012
从主要方面看,新世纪流行的底层叙事可以视为当年新写实文学的一种延续。如审美对象,新写实主要写"小人物"日常生存,底层叙事主要关注"弱势群体"艰难处境,虽然人物群体有...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抟,,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7
新世纪以来,陈应松的神农架系列中篇小说反响很大,不断被选刊转载和入选年度选本,得到评家高度赞扬。除《松鸦为什么鸣叫》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马嘶岭血案》获得二四...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抟,,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国内学界多年来有种看法:中国文学史书写中,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始终处于"边缘化"状态,而且还很严重。提倡各民族文学多元共生无疑必要,但多元共生涉及很多复杂因素,也并不...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抟,,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4
20世纪80年代国内"美学热"期间,有记者向李泽厚问到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问题,回答是:"我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有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马克思当时从事理论批判的主要精力不在...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抟,,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13
一、从"神实主义"说起新时期以来,恐怕没有哪种创作方法像现实主义这样变得难以言说。当我们不再盲目推崇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模式时(对此早有质疑。秦兆阳发表于19...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抟,,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8
乡土小说创作已成为新世纪文学的重要构成和底层叙事的标志。面向乡村与面对城市的两种乡土书写都表现了醒目的批判性:前者对乡土社会封建意识和传统文化的揭示显示了鲜明的现......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抟,,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90
象征艺术是一种原始的艺术表现方法,现代象征打破了原始象征所持有的稳定性而进入了“个性选择”的时代。稳定而统一的文化背景,欧美艺术思潮的影响,使中国当代小说的象征艺...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抟,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6
新时期小说的变形艺术李运抟1、新时期的小说叙事艺术的探索与变革,已成为新时期小说发展中最醒目的内容之一。其间,变形艺术的采用又格外令人注目。甚至可以说,新时期小说叙事艺......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抟,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抟,, 来源:山花 年份:1992
一个被忽视或回避的话题我们确实无须奇怪中国当代小说对女性世界所表现的极为关注,也不必奇怪小说家们对女性命运的悲剧性问题显示了特别的敏感与同情。这不仅因为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抟, 来源:理论与创作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抟,,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00
回顾中国当代报告文学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一个多少有些让人奇怪的事实:我们报告文学创作最辉煌的巅峰期,是它与文化联姻最密切也最成功的时期。这个时期就是新时期。......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抟,,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12
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家族中,中篇小说创作值得另眼相看。有三点为证:...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抟,,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10
在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被我们神圣化和体制化的时代,胡风与秦兆阳的理论抗争是两个标志性的理论事件。作为理论抗争,两人观点有相似处也有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对苏联......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抟,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05
中国当代文学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新时期无疑是现实主义文学最为开放的时期.尽管情况比较复杂,如观念有所更新但歧义增多,精神有所丰富却兼容繁杂,作品质量明显提高但缺...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抟,,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2004
城市对人类文明的形成至关重要。欧洲文明源头的古希腊文明,鼎盛期是斯巴达和雅典这种城邦(城市国家)文明。中国唐代长安已为世界城市,丝绸之路从这里开启,文化交流也体...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抟,,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11
中国现代文学有大量作品描述过苦难。作为贯穿性创作现象,苦难书写映现着中华民族经历的风霜雨雪,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最见思想的所在。而苦难意识则与文学思潮密切相...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抟,,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2004
启蒙主义与启蒙文学都有形而上思想,即某些特定价值观念。启蒙意思是"用光明驱散黑暗"以求理性生存,理性就体现为价值取向。欧洲文艺复兴以理性反对愚昧、以人性对抗神性...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抟,, 来源:写作 年份:1996
走向读者,是本世纪六十年代诞生于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的接受美学的最基本的观念。它一改传统的过分偏重作家作品而忽略读者作用的文学史研究倾向,从而将创作与阅读联系一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