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12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中,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 年份:1998
尹文子是先秦名家承上启后的重要人物,其著述现仅存《尹文子·大道》上、下两篇。尹氏主张“道”、“器”对扬,以名正形。名形相符方可有序不乱。在名形之间,名必依形而立,然而有......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中,, 来源: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 年份:1991
本文以含糖可乐和保健可乐/水为例,分析了影响碳酸饮料中压力-温度-二氧化碳含量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指出不管饮料的品种和包装材料有何不同一律使用同一张二氧化碳含量倍数...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中,, 来源:临沂大学学报 年份:2015
荀子认知思想为其正名思想之基础,名、辞为构成辩说的组成元素;名辩思想强调合宜表达、有效的沟通,是以约定俗成为重要原则,目的在于建立以礼义为客观规范的有序社会。名辩思...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中,,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2014
本文透过《墨子》思想脉络意义的分析,指出"尚贤"在墨学理论系统中的内涵,及"尚贤"与天志、兼爱、尚同、修身的关系。墨家认为贤良之士必须具备:道德操守、表达能力、丰富知...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中,, 来源:职大学报 年份:2010
志、功是儒、墨两家用以说明其思想所运用之重要概念,本文透过志、功的解析,比较儒、墨两家在理想上的分别,在实践上的差异。进而指出儒、墨理想之面向,一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中,,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8
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近年来,学者们开始重视探索中国哲学自己的研究方法。有关中国哲学的主体性问题,以往大都从中国哲学内容的特性来谈;但首先厘清中国哲...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中,, 来源:职大学报 年份:2019
《战国纵横家书》之中有关苏秦与燕王、齐王的书信内容,分析其说服性推理方法包括:类比法、对比法、多难论法、层次分析引导法及主体转换演绎法;墨家说服性推理方法主要为推...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中, 来源:逻辑学研究 年份:2017
先秦哲学是中国哲学的源头,诸子百家,各有创意,且有不同思维方法。研究中国哲学必须了解中国哲学的源头;由于思想的内容是透过不同的思维方法而呈现,因此我们以“先秦诸子的思维方......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中,, 来源: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探讨孟荀对辩论的态度、内容、方法等问题,指出孟子的"不得已之辩"和荀子的"君子必辩",对孔子"君子无所争"的主张有所超越。孟荀辩论观是儒家在表达形式上的对外响应,包含着...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中,, 来源:职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年份:2006
本文指出墨学的理想在于人人相爱,天下太平。但今日世界在民生问题、人际关系、社会治安、国际关系、以及环保问题上皆有日趋严重的问题。为实现墨学的理想必须有“全天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中,, 来源:逻辑学研究 年份:2017
先秦儒、墨两家的思维方法,是以类推为主。类推方法包含类比式论证,但在儒、墨两家思维方法中有更丰富之内涵。类推方法涉及"故"的原因、理由,"理"的类型与层次问题及"类"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中,,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墨子受儒学影响而非儒,孟子评击墨子,然而墨子推理方法对孟子有诸多影响,如三表法、"辟式"、"援式"、"推式"与归谬法等。从推理内容来看,墨子为求兴天下之利以说服君王,注重社会公......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中, 来源:职大学报 年份:2020
本文运用思想单位的研究方法,经由解析墨子《公输》篇“止楚攻宋”的事例,指出战国时代战争的起因在于争名与夺利,墨子“非攻”的理由则在于亏人自利的不义与天下之害;进而说...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中, 来源:职大学报 年份:2011
本文将墨学与现代伦理学中的效益主义、义务论、与德行伦理学相比较。指出墨学与现代三种规范伦理学有相类似的思考观点、价值标准,或处理问题的方式;但是却不能将墨家的伦理...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中, 来源: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1998
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师现代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能力,全面实施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中, 来源: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本文阐述了酶在有机溶剂中存在的两种形式:通过表面活性剂聚集体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和直接以固态酶的形式悬浮于有机溶剂中.讨论了反胶团(或w/o微乳浊液)系统在酶促反应、选...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中, 来源:职大学报 年份:2004
墨子"兼爱"思想之伦理学建构,包括:"天志"为根源的价值论、情境认识论、推类方法论及权衡利害的道德实践等部分.本文是顺着认知、思维、行为的脉络考察相关的原典资料,并做出...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中, 来源:职大学报 年份:2002
伦理学是指在经、说、取范围内,探讨人类群体生活的行为规范、人际互动的原则、道德实践的抉择等思想.的伦理情境,其范围着眼于天下人,为求兴天下人之利.其统合...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中,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通过探究概念的形成、分类、作用、限制及概念、概念群、第一义概念、概念体系、范畴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分辨,可以说明各层次概念与思想单位间的关系;其中思想单位是哲学理论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中,, 来源:职大学报 年份:2016
墨家思想在先秦时期批判性地继承了儒家思想,并有自家独到的见解;之后影响了法家思想,其间受到孟、荀、庄的批判;后期墨家也与辩者、名家有许多辩难。墨学的思想性格为伦理的、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