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65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计广,, 来源:中国外汇 年份:2018
"五期"叠加下,中国外贸在求"稳"方面,要做到稳预期、稳政策、稳增速;在谋"变"方面要做到变目标、变工具、变动力。2018年7月31日,中央提出稳外贸的总体要求。在国内外形...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计广,, 来源:国际经济合作 年份:2008
扩大后的欧盟贸易政策决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和过程。其中,政治体制决定了政策决策的制度结构,决策制度(包括正式的制度和非正式的制度)规定了决策参与者或影响者进行利益表达和......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计广,,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 年份:2013
对于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中发挥的作用,人们一般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中国发挥了积极的建设者作用,另一种则认为中国的表现较为消极,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计广,, 来源:国际贸易问题 年份:2012
近期欧盟对华经贸政策日趋强硬,中欧经贸摩擦不断增多,未来的争端焦点将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政府采购、资源性产品、产品安全、贸易救济等方面。对此,中国要站在和平发展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计广,, 来源:国际贸易 年份:2011
入世十年以来,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外资利用大国。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很小。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利用外资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入...
[报纸论文] 作者:李计广,, 来源: 年份:
5月29日,美国白宫发表外交声明,宣布继续推进三项“301措施”:继续推进诉中国的歧视性许可措施案;于6月15日公布被征收25%关税的500亿美元中国产品最终名单;于6月30日公布歧视性投......
[学位论文] 作者:李计广,, 来源: 年份:2007
抛开政治层面的隔阂不谈,单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欧盟毫无疑问已经是一个“大国”。与同为大国的中国相比,双方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双方都有很高的贸易地位和贸易依存度。...
[学位论文] 作者:李计广,, 来源: 年份:2004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经济的崛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中欧关系将成为国际经济和政治领域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目前,中欧经贸关系发展良好并呈现出了迅猛的发展势......
[报纸论文] 作者:李计广,, 来源: 年份:
近段时间,美国以中美贸易不平衡为由,对我国发起贸易争端。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摆出一副“受害者”的架势,指责世贸组织规则不利于美国,批评WTO偏袒中国而对美国不公。$$关于美国贸......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计广,, 来源:南开经济研究 年份:2013
通过构建一个开放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反补贴措施的主要贸易效应和主要影响因素。运用2001~2008年欧盟反补贴案例中6位HS编码分类下的产业数据,考察了裁决前一...
[报纸论文] 作者:李计广,, 来源: 年份: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进入第二回合,中国以600亿美元征税额等比例反制美国的2000亿美元。纵观应对贸易摩擦的全过程,中国的方略是一贯的,目标是一致的。概而言之,就是在“三个有利于......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计广,, 来源:中国外汇 年份:2018
随着越来越多双边和区域层面高水平经贸协定的商签生效,特别是美墨加协定、TPP和CPTPP、欧日和欧加协定等大型经贸协定的签订,新一代全球经贸规则的框架和内容已逐渐浮出...
[报纸论文] 作者:李计广,, 来源: 年份:2004
近期,因为日本启动“召回”部分日本企业的计划、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提议鼓励美国企业回流、部分企业向东南亚迁移等事件,有关“外资撤离中国”的一些说法在国内......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计广,,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年份:2008
2007年欧盟对华贸易政策转向强硬,中欧经贸摩擦突增。近期频发的中欧经贸摩擦有其复杂的政治经济背景,既有长期的因素也有短期的考虑在内。本文借助三层次博弈分析框架,分别从欧......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计广,, 来源:国际经济评论 年份:2012
当前经济全球化步伐减缓,中国贸易快速增长潜力受限,要素条件变化减弱传统比较优势,对外开放面临的“全球化红利”和“要素红利”均发生阶段性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应自主推动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计广, 来源:国外经济管理 年份:2008
一体化使得欧盟可以像一个“大国”一样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并逐步成为了多边贸易体制中的领导者。欧盟不仅是WTO决策体制中的“双寡头”之一,而且还在西雅图会议之后赢得了多边......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计广,, 来源:国际贸易 年份:2008
2007年,欧盟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同时,中欧经贸摩擦不断,欧盟对中国的态度逐渐转向强硬。7月10日,在欧洲议会的辩论中,欧委会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警告说,中欧经贸关系走......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计广, 来源:国际贸易 年份:2012
当前,在全球治理中各种集团不断涌现,"G"现象正逐渐成为新潮流,尤其以发展中国家组成的集团居多。例如,在联合国框架下,有著名的"争常"联盟G4(日本、印度、巴西和德国),在人权领域有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相同理念集团",在国际气候谈判领域则有"基础四国"(中国、印度、巴西和南......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计广,, 来源:亚太经济 年份:2006
台湾的统一将成为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重要标志。本文认为,对台经贸政策应主动展示胸怀,让度经济利益,全面对台湾开放,通过经济手段为祖国统一创造更好条件。就短期而言,建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计广,, 来源:亚太经济 年份:2008
入世6年来,两岸经贸快速发展,但台湾在祖国大陆贸易和利用外资中的地位不断下降。两岸经贸关系至今仍未实现正常化,这对两岸经济发展均带来不利的影响。In the six years s...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