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92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忠,李蕙生, 来源:地质科学 年份:1994
东濮凹陷油气储层埋藏深、总厚度大、次生孔隙发育。据物性剖面和成因研究,由浅至深(1800->5000m)次生储层可划分三带:(1)SA带──表现为有机酸(尤双羧酸)及碳酸对碳酸盐胶结物及骨架长石颗粒的溶蚀......
[期刊论文] 作者:李蕙生,陈红汉,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
精细埋藏史分析在砂岩成岩—孔隙演化模式研究中的重要性李蕙生,陈红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自70年代以来,次生孔隙的发现和认识使碎屑岩成岩作用一直成为沉积学领域中一个热点研究课题,就其研究方向而言大致可归纳为两大方面:(1)对成岩机理,特.........
[会议论文] 作者:李蕙生,张启明, 来源:第四届全国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术研讨会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陆明德,李蕙生, 来源:地球科学 年份:1984
一、引言 判别和划分古代沉积环境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由于指示沉积环境意义的成因标志类型多、数量大、变化复杂,利用定性分类方法已不能充分满足对沉积环境的判别和划分...
[期刊论文] 作者:孙永传, 李蕙生,,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1995
层序地层学在成岩作用研究中的应用孙永传,李蕙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笔者在南海大陆边缘莺-琼盆地成岩场和成岩模式研究中将层序地层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应用于第三系海陆过渡相和海......
[期刊论文] 作者:姚光庆,李蕙生, 来源: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年份:1991
本文主要阐述了南阳凹陷核桃园组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的矿物成份、产状及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核桃园组中碳酸盐胶结物的成分、含量和分布明显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控制.碳酸盐...
[期刊论文] 作者:姚光庆,李蕙生, 来源:地球科学 年份:1991
本文主要阐述了南阳凹陷核桃园组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的矿物成份、产状及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核桃园组中碳酸盐胶结物的成分、含量和分布明显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控制.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是砂泥岩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泥岩压实及粘土矿物的成岩转化提供了其主要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陆明德,陶一川,李蕙生, 来源:地球科学 年份:1984
一、引言 判别和划分古代沉积环境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由于指示沉积环境意义的成因标志类型多、数量大、变化复杂,利用定性分类方法已不能充分满足对沉积环境的判别和划分的要求。......
[期刊论文] 作者:孙永传, 李蕙生, 邓新华, 蔡昇,, 来源:地球科学 年份:2004
本区石炭—二叠系是在海湾背景下发育的一套由滨海平原—三角洲平原—冲积平原沉积组成的海退层系。主要沉积环境是三角洲平原,其上部为冲积平原包括网状河和辫状河;下部为海...
[期刊论文] 作者:孙永传,郑浚茂,王德发,李蕙生,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80
近年来,在我国东部地区一些第三纪的断陷湖盆中发现了一种主要由粗粒碎屑沉积物组成的水下扇形体.这种水下扇形体是由近源的洪水携带大量陆源碎屑直接入湖而形成的.当含有大...
[期刊论文] 作者:孙永传,郑浚茂,王德发,李蕙生, 来源:科学通报:英文版 年份:1980
In recent years, underwater fan-shaped bodies consisting mainly of coarse detrital sediments have been found in some Tertiary faulted lake basins in the ea...
[期刊论文] 作者:孙永传, 李蕙生, 邓新华, 李纯菊, 曹新焰,, 来源:地球科学 年份:1991
泌阳凹陷下第三系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天然碱矿产资源,在我国以“小而肥”著称。它是在秦岭褶皱带基底上由拉张力形成的一个中、新生代陆相断陷盐湖盆地,其中核桃园组...
[期刊论文] 作者:郑浚茂,孙永传,王德发,李蕙生,王世凤, 来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年份:1980
地史时期与现代的沉积作用是类同的,深刻认识了现代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就能更好地了解和解释古代沉积。近年来对现代沉积的广泛研究,大大地促进了对古代沉积作用及环境的...
[期刊论文] 作者:孙永传,陈红汉,李蕙生,陆永潮,张启明,张国华,朱河清, 来源: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年份:1995
根据钻井中途测试(DST)、重复地层测试(RFT)、镜质体反射率(R0)、流体包裹体分析和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全定量分析等综合研究发现,莺-琼盆地YA13-1气田存在4期热流体活动;南侧的崖南地区和西侧的莺歌海盆......
[期刊论文] 作者:孙永传,陈红汉,李蕙生,陆永潮,张启明,张国华,朱河清, 来源:地球科学 年份:1995
根据钻井中途测试(DST)、重复地层测试(RFT)、镜质体反射率(R0)、流体包裹体分析和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全定量分析等综合研究发现,莺-琼盆地YA13-1气田存在4期热流体活动;南侧的崖南地区和西侧的莺歌海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