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02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李萍云, 来源: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年份:2009
[期刊论文] 作者:王川,李萍云, 来源:陕西气象 年份:2011
利用2010年8月陕西100个测站降水资料、常规高空、地面气象资料及NCEP/NCAR的1°×1°逐6h分析资料,对2010年8月陕西两次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环流背景、水汽条件、...
[期刊论文] 作者:王楠, 李萍云, 井宇,, 来源:干旱气象 年份:2015
以2012年7月15日凌晨榆林地区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资料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卫星水汽图像和大气动力场相结合...
[期刊论文] 作者:李萍云,王亚非,李琰, 来源:气象科技 年份:2010
利用NCAR CAM3.1模式进行了有无青藏高原地形的试验,通过两组试验结果的比较,研究了青藏高原地形对5、6月北半球500 hPa环流的影响。结论如下:春末夏初在北半球存在类似Rossby...
[期刊论文] 作者:武麦凤,李萍云,吉庆, 来源:陕西气象 年份:2019
对2015年8月23日发生在陕西关中的一次槽前干对流天气进行了动力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虽然发生在槽前,但垂直环境配置为中层相对干冷,低层相对暖湿,属于槽前...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明,高维英,李萍云, 来源:气象科学 年份:2016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陕西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卫星雷达探测资料,对2012年8月13日关中西北部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的成因进行动力学...
[会议论文] 作者:李萍云,王亚非,李琰, 来源: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 年份:2009
使用NCAR CAM3.1模式进行了有无青藏高原地形的试验,通过两组试验结果的比较,研究了青藏高原地形对5、6月北半球500hPa环流的影响.结论如下:春末夏初在北半球存在类似Rossby波列状的距平中心,5月波列产生于高原北侧的蒙古附近,途经部霍次克海、阿留中区域,到达......
[会议论文] 作者:徐娟娟, 郝丽, 李萍云, 来源: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 年份:2018
[期刊论文] 作者:徐娟娟, 李萍云, 曹慧萍,, 来源:陕西气象 年份:2019
利用高空气象观测资料、物理量、地面逐时降雨量、卫星云图FY-2G等资料,对2017年7月25—26日榆林市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是在高空冷...
[期刊论文] 作者:姚静,井宇,赵强,李萍云, 来源:沙漠与绿洲气象 年份:201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 自动站资料、 榆林市 CINRAD/CB 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和NCEP1毅伊1毅逐 6h 再分析资料,对 2014 年 6 月 29 日、 30 傍晚发生在陕西榆林市黄土高原地...
[期刊论文] 作者:徐娟娟,李萍云,屈丽玮, 来源:青海气象 年份:2018
利用高低空实况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物理量,对2018年1月28日陕西中部局地短时暴雪天气机理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局地短时暴雪是在系统性降雪结束之后,低层850hPa、700hP...
[期刊论文] 作者:王亚非,李琰,李萍云,刘英, 来源:气象学报 年份:2008
分析2008年1月到2月初发生在中国南方雪灾冻雨的大尺度环流场,结果表明:这次南方强雨雪天气过程是北方冷空气和南方暖空气在中国南方地区持续维持、高低纬系统相互作用的一个典......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明,刘瑞芳,李萍云,高维英, 来源:内蒙古气象 年份:2010
根据陕西省气象台中期业务需求,从天气气候背景分析、中期实时和历史气象信息加工处理、预报方法、数值模式动力解释应用、预报发布制作等方面进行研发,丰富了中期预报和服务...
[期刊论文] 作者:王楠,李萍云,井宇,赵强, 来源:气象科学 年份:2016
2012年盛夏陕西绥德县出现短时强降水,4h雨量超过100mm。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进行诊断分析发现,在陕北东北部对流层中下层有-中α尺度气旋存在,且随高度向东...
[期刊论文] 作者:郭大梅,方建刚,李萍云,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1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1981年8月15日~9月9日发生在陕西的一次持续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欧亚中高纬度环流形势呈稳定的"L"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西......
[期刊论文] 作者:姚静 高庆九 俞小鼎 李萍云,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16
摘要 利用常规天气图资料和NCEP提供的1°×1°FNL分析场资料等,分析了2011年9月3—20日陕西秋季连阴雨期间大尺度环流及物理量特征。结果表明:连阴雨期间,亚欧上空大型环流相对稳定,9月10日之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盛,南亚高压和副热带急流位置明显偏北,700 hPa陕西......
[期刊论文] 作者:杨文峰,郭大梅,刘瑞芳,李萍云, 来源:气象科学 年份:201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FY-2c卫星资料,对2009年11月9-12日陕西大范围特大暴雪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短波槽、700、850hPa切变线是这次暴雪的主要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胡启元,李萍云,井宇,卫玮, 来源:陕西气象 年份:2018
利用MICAPS资料、NCEP1°X1°再分析资料以及榆林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对2017年7月25—26日榆林市区域性暴雨、局地大暴雨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hPa短波槽、700h...
[期刊论文] 作者:李萍云,赵强,王楠,屈丽玮, 来源:陕西气象 年份:2019
利用陕西省99个国家级气象站逐小时降水量资料,分析了2005—2018年5—10月陕西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2005—2018年陕西极值雨强呈振荡减小趋势,7月出现的强降...
[期刊论文] 作者:李萍云,王楠,屈丽玮,赵强, 来源:陕西气象 年份:2015
利用NCEP1°×1°6h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7月22日延安地区强降水过程进行了热力散度垂直通量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当高空辐散区叠加在弱的低层辐合区上方时,促进低值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