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00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李细光,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年份:2004
通过对三峡库首区活动断层以及现今构造应力场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得到如下认识:1.三峡库首区主体位于上扬子台褶带,层序完整,可分三个构造层,6个变形阶段;地壳东薄西厚,成层性...
[学位论文] 作者:李细光,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史水平,李细光,, 来源:山西地震 年份:2007
分析了广西北海地区地震活动的特征,认为北海地区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活动水平较高。通过对1970-2004年北海地区b值和缺震时间进行扫描分析,认为b值高值异常和缺震低值异常可能...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细光,姚运生,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03
在分析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际工作和室内研究,从三峡九湾溪断裂带内各段断层泥的特征研究分析出发,探讨了九湾溪断裂带的分段性,结果发现:九湾溪断裂带存在明显...
[期刊论文] 作者:潘黎黎,李细光,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2019
采用地质调查、地层剖面测量、地层横向或纵向对比等方法,对广西灵山县平山镇东南1936年灵山63/4级地震震中区第四系地层进行了研究。对该区域第四系地层初步划分出13个层级...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细光,姚运生, 来源:湖北地矿 年份:2004
在分析本区震源机制解的基础上,结合小震综合断层面解、地应力测量、地壳形变、活动断裂等方面资料,将研究区现今构造应力场划分为四个区,即:江汉平原区(A区)、桐柏~大别区(B...
[期刊论文] 作者:潘黎黎,李细光,, 来源:华南地震 年份:2021
1936年广西灵山6(3/4)级地震发震构造研究数据库是一个集合资料收集预备阶段、野外探测阶段以及室内分析与制图阶段的所有资料和成果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12个专题库和1个专业库,涵盖了针对灵山地震区内开展的地震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深部和浅层)、槽探、......
[期刊论文] 作者:潘黎黎,李细光,,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2019
采用地质调查、地层剖面测量、地层横向或纵向对比等方法,对广西灵山县平山镇东南1936年灵山6级地震震中区第四系地层进行了研究。对该区域第四系地层初步划分出13个层级单元,沉积类型主要为冲积层和洪冲积层,其中冲积层包含5个层级单元,沿夏塘至灵东水库河流两......
[期刊论文] 作者:张毅,李细光,张雄,,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年份:2015
提出了融合多光谱影像、全色影像、DEM等多元遥感信息的断裂特征增强方法,建立了以地形和水体的空间特征变化为基础的断裂解译标志,解译并发现桂西北巴马-马山断裂带和右江断...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细光,严小敏,梁结,,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09
在研究南宁新生代软流圈上涌柱构造的基础上,从过渡构造、区域断裂、新生代盆地等方面并结合三维数值模拟来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南宁新生代软流圈上涌柱构造对浅表构造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陈艳,严小敏,李细光,,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1
右江断裂带是一条活动性断裂带,处于桂西断块区内。该区对地震事件有记载以来,沿断裂带曾发生了多次4.0~5.0级的地震,属于中强地震带。濑劳龙庄断裂是右江断裂带思林—坛洛段...
[期刊论文] 作者:严小敏,李细光,汪劲草,,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0
采用热释光(TL)测年的方法对南宁盆地城区埋藏阶地及南宁盆地外围地区三级阶地进行了年代学对比,发现两者形成年代相近,从而确定城区埋藏阶地为三级阶地。同时对城区工程钻孔中......
[期刊论文] 作者:张鲲,李细光,李志勇,, 来源:中国地质 年份:2012
百色盆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穿过盆地中间流向南东。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得出了百色盆地西部地区普遍发育Ⅰ-Ⅲ级阶地,其中Ⅲ级阶地遭受断裂...
[期刊论文] 作者:史水平,李细光,李柳英,, 来源:华南地震 年份:2007
分析了1974年以来东南沿海地震带西段发生的MS≥4.9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总体状态参量Rt的变化特点,同时对Rt值在东南沿海地震带西段的地震预测效能进行了检验评估。结果表明,当Rt>0.82时,表明东南沿海地震带西段地震活动状态比较正常,发生4.9级以上地震的概率较......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细光,张志,曾克峰,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李冰溯,李细光,潘黎黎,,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18
1936年广西灵山M63/4地震是华南沿海地震带内陆地区有地震记载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由于当时仪器记录缺乏、时代相隔较长且未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对该地震的基本参数尚存争议。本文在概述该地震地表破裂带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地表破裂带长度和最大同震位移......
[期刊论文] 作者:潘黎黎,凌铭,李细光,, 来源:华北地震科学 年份:2021
采用遥感影像解译、小震精定位等方法,结合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分析了贺街-夏郢断裂附近的遥感影像特征和小震分布特征,并据此将贺街-夏郢断裂从南到北分为南段(夏郢镇毓秀-石桥镇新塘)、中段(石桥镇新塘-步头镇白石口)、北段(步头镇白石口以北)。结果显示,贺街-......
[会议论文] 作者:李细光,刘华贵,赵修敏, 来源:广东省科协,广西省科协,海南省科协,河南省科协 年份:2014
本文以震后宏观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柳州长塘ML3.0级地震烈度等震线图和极震区房屋破坏特征,并结合震源机制解和地震波波形研究,探讨了柳州长塘ML3.0级地震成因,认为本次地震不属于岩溶塌陷地震,应属于构造地震.从地震烈度等震线图上看,该地震主破裂面方向应......
[期刊论文] 作者:陈磊,汪劲草,李细光,李帅,, 来源:云南地质 年份:2017
本文以构造解析理论为指导,结合前人资料和野外地质考察,将广西灵山断裂带的演化期分为加里东-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加里东-海西期:灵山断裂带所处的钦州—防......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细光,于贵华,徐锡伟,,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08
在汶川Ms8.0地震中,地表破裂变形带多表现为挠曲坎或断层坎,地表基岩破裂少见,作者在安县肖家桥附近基岩中发现了出露完整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在仔细分析该破裂带变形特征和内部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