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00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白基,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
从1985年云南禄劝Ms6.1地震后桂泉台三分向数字记录中分析出了S波分裂。100余个余震的S波分裂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分为局部应力时段和区域应力时段。在局部应力时段,似乎是两个交叉约50°~60°的直立平行裂隙系对S波传播施加影响,局部应力略强于区域应力。随着余震活动逐渐趋于平静,局部应......
[期刊论文] 作者:李白基, 来源: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年份:
VariationsinshearwavesplittingduringaftershocksoftheLuquanearthquakeinYunnanProvinceBAI-JILI(李白基)(SeismologicalBureauofYunnan.........
[期刊论文] 作者:李白基,张俊伟,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1995
本文分析云南地区中周期SKS偏振,得出观测台附近上地幔S波快速方向和分裂时间为:昆明,85°,1.0秒;洱源,89°,1.0秒;腾冲,165°,0.7秒;昭通167°,0.9秒。按上地幔地震各向异性是应力作用下矿物优势取......
[期刊论文] 作者:李白基,李宁,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1989
本文测量了南北地震带和两侧的瑞利波群速度,各路径间有系统的差别。反演频散得出地壳横波速度结构。按中地壳速度,可分为速度逆转型、低速型和高速型,分别与构造运动的活跃...
[期刊论文] 作者:Daws.,PB,李白基, 来源:地震科技情报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李白基,李宁,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1987
本文测定了云南省电信传输地震台网中14个台站的远震 P 波走时残差。所用地震共235个,分布在震中方位角-80°至190°之间,共得走时读数约1600个。台站平均残差在0.49~1.18秒间...
[期刊论文] 作者:李白基,秦嘉政,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1999
分析S波土层/基岩和脉动水平/垂直的频谱比,分别得出位于丽江峡谷南段,中段和北段的丽宾,白沙和玉龙3个台站的场地放大,使用的资料于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Ms=7.0地震余震的数字记录,在1~4Hz频率范围内,丽......
[期刊论文] 作者:李白基,秦嘉政,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2000
用云南武定 1 995地震余震数字化记录测量了震源区尾波 QC(f) ,其值属构造运动活跃区类型。 6 Hz以上 ,云龙台 QC(f )逐渐低于田心台 QC(f) ,这是发窝 -插甸断裂破碎带非弹性...
[期刊论文] 作者:秦嘉政,李白基,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2000
利用数字化地震记录资料,测定了腾冲火山及其周围地区的地震基本参数,结果表明,腾冲火山区内的地震活动以微震为主,震级多数在1~2.5级之间,且地震活动频度低;而周围地区的构造地震活动频......
[期刊论文] 作者:李白基,秦嘉政,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2000
9个发生于观测台网区域上地壳内的地震,用P波到时定位,从TP~Ts-P图得出高V P/Vs值,显示了低速S波存在的信息。在资料有限情况下,假设震中距不变,反演震源 深度,发震时,VP和Vs,得出VP=5.90km/s,Vs=3.04km/s,VP/Vs=2.94。Vp比区域的同深度平......
[期刊论文] 作者:李白基,秦嘉政,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2000
用云南腾冲火山地区观测的地震数字化记录进行了尾波和剪切波的衰减测量。用Aki and Chouet和Sado单次散射模型获得52秒和18秒流逝时间尾波的品质因子分别为σc(f)=57×f^-094和σc(f)=26×f^-0.95,表明地壳上部和地......
[期刊论文] 作者:李白基,李宁,陈虹,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1989
本文测量了南北地震带和两侧的瑞利波群速度,各路径间有系统的差别。反演频散得出地壳横波速度结构。按中地壳速度,可分为速度逆转型、低速型和高速型,分别与构造运动的活跃...
[期刊论文] 作者:陈坤华,缪应达,李白基,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1993
用MCD—3X型测深地震仪改装后加入一个延时触发记录装置的仪器,在耿马Ms=7.2级地震极震区进行观测,记录到一些小余震。定位在IBM—PC计算机上进行。根据定位结果,计算了地震射线的离源角,用观测到的P波初动方向资料在SCHMIDT网上绘制了方向分布图,作出了一组节......
[期刊论文] 作者:李白基,张俊伟,邓英娥,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
本文分析云南地区中周期SKS偏振,得出观测台附近上地幔S波快速方向和分裂时间为:昆明,85°,1.0秒;洱源,89°,1.0秒;腾冲,165°,0.7秒;昭通167°,0.9秒。按上地幔地震各向异性是应力作用下矿物优势取向所致的观点,腾冲和昭通的各向异性观测与现代应力场作用相符。但昆明和洱源的观测与现代应力场作用矛盾......
[期刊论文] 作者:钱晓东,李白基,秦嘉政,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2004
利用云南保山地震台记录到的2001年施甸地震数字化波形观测资料,根据尾波散射理论,测量了震源区尾波Qc(f)值,结果表明,中心频率为1.5Hz时,施甸地区尾波振幅衰减率β(f)值在-0.012~-0.0......
[期刊论文] 作者:钱晓东,秦嘉政,李白基,,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2006
利用围绕澜沧江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地区的8个地震台记录到的数字化波形资料,根据尾波散射理论,以不同的中心频率研究了该地区的尾波衰减。结果显示研究区尾波的Q0值在46~80之间,平均值为63;η值在0·66~0·94之间,平均值为0·79。与云南其它地区相比,研究区的Q0值......
[期刊论文] 作者:钱晓东,李白基,秦嘉政, 来源:中国地震 年份:2002
本文利用云南姚安Ms6.5地震后在震中附近架设的3个三分向数字记录台站的地震资料,对该区S波分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236条处于横波窗内的记录S波分裂现象明显;②延迟时间大...
[期刊论文] 作者:李白基,秦嘉政,钱晓东,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2002
1995年10月24日云南武定发生Ms6.5地震.分析田心三分向数字记录,从77个余震中获得45个余震的S波分裂数据.快速S波偏振有两个优势取向,分别为N32°E和N94°E,二者与震...
[期刊论文] 作者:钱晓东,李白基,秦嘉政, 来源:中国地震 年份:2002
本文利用云南姚安MS6 5地震后在震中附近架设的 3个三分向数字记录台站的地震资料 ,对该区S波分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① 2 36条处于横波窗内的记录S波分裂现象明显 ;②延...
[期刊论文] 作者:钱晓东,李白基,秦嘉政,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2004
利用云南保山地震台记录到的 2001 年施甸地震数字化波形观测资料,根据尾波散射理论,测量了震源区尾波 Qc( f )值,结果表明,中心频率为 1.5 Hz 时,施甸地区尾波振幅衰减率 β(f )...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