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9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用,,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04
本世纪以来,我国内地的道教研究重心,逐渐从比较侧重于历史文献、哲学史、思想史等议题的宏观发挥转向兼顾历史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来综合研究地方道教的历史传承和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用,,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4
南宋中后期、金元之际所产生的"新道教"最显著的特色,就是比以往更加注重融摄儒、佛二教的思想资源来充实和提高自己。主张"三教融合",既是它们顺应时代思潮发展的必然,也是...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用,,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用,,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7
中国哲学学科合法性问题的讨论,在学界已基本告一段落。不过,我们看到,世纪之交,学术界许多人热衷于研讨中国哲学学科的“合法性”问题,并形成所谓的中国哲学研究的“热点”...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用,,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2007
慧能禅宗与全真道教是中国传统宗教中两个颇具代表性的流派。禅宗的形成是外来佛教大量吸收和融撮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的成果,是佛教彻底中国化的标志,是佛教中影响最大又最具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用,,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07
宋代学术文化历来被视为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之高峰,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陈寅恪先生文集》第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用,, 来源:唯实 年份:2009
佛教伦理中蕴含着强烈的关注人生、关怀生命等精神价值资源,有益于人们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调适自己的心灵,从而使生命得到真正的安顿。人间佛教的"心灵环保"立足于人心浮躁...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用,,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2
全真道"不主一相、不居一教",高举"三教合一"之旗帜,推阐其性命之全真,在思想上与儒、佛、道三家都具有程度不等的承继关系,即采撷三教之思想,用以解决国破家亡时知识分子所...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用,, 来源:唯实 年份:2010
江苏宗教文化,尤其佛道二教中,蕴含着异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建构切实可行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体系,既要积极借鉴国外如日韩等国家的成功做法,又要...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用,, 来源:中国宗教 年份:2008
道教在哲学上继承并发展了道家学说。道教积极探索道体与性体的根本特征、万物的有无动静、社会的兴衰、个体的生死祸福等问题,在对自然的改造、社会的变革、生命的延展...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用,,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04
一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公益慈善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出了"善"的主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以善意对待不善...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用,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佛教的人生关怀在理论根基、核心原则等方面表现出独特性。深入研究和把握佛教人生关怀的"特质"——缘起论的哲学根基和慈悲平等、净心净土的关怀维度等——方有可能直面现实"境......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用, 来源:唯实 年份:2007
和谐作为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哲学范畴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和”是道家道教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也是现代文明的价值目标。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用, 来源:唯实 年份:2012
道教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既有悠久、良好的理论传统,也有其主动、积极的客观实践。江苏茅山道院以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为中心,探索道教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实践空间,一方面深化道教现代......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用,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2012
佛教伦理以缘起论为理论基石,万事万物皆缘集而生、缘散而灭,启示人们应正视相互之间的依存性,自觉意识并担当起应尽的社会责任;佛教伦理以慈悲为怀,拔众生之苦痛、予众生以快乐,启......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用,, 来源:理论学刊 年份:2006
一笔者认为,道家思想与后现代思潮“情投意合”之处在于以下五点:(一)反权威.后现代主义是明确表示这一点的.后现代主义急先锋们的“摧毁”、“解构”等都是直指所谓"权威"的.他们......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用,,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9
道家思想在对人与世界的观照中,所表现出来的东方思维模式、科学人文主义精神与后现代思潮力图超越西方传统科技发展模式,并希望藉此复归人类精神家园的诗意栖居相契合。后现代......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用,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2003
在超时空的语境下,禅与后现代主义同时获得了相对于对方的离隔性;而它们在传播中的遭遇、情感上的映应、本真执著上的诸多相似性又在一定程度上使对话成为了可能。...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用,,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14
近十年来,区域道教研究日益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这不但体现在反映国家意志和学科导向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的立项上,而且体现在为数不少的区域道教史论著的相继出版,如《西...
[会议论文] 作者:李玉用, 来源:2014年中国武义·江南养生旅游论坛暨全域化生态养生旅游研讨会 年份:2014
  佛教生态伦理智慧是发展当代全域化生态养生旅游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佛教缘起论可视为当代发展全域化生态养生旅游的重要的理论根基,珍爱自然和净心净土等理念都可"创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