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42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坚, 来源:第六届全国胸腔镜外科学术会议 年份:2002
胸部及心血管疾病的大多数的需手术治疗.本文就近年的微创外科的概念予以介绍,并就其在胸心外科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评述....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坚, 来源:科技资讯 年份:2007
电能现已成为现代工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能源和动力.然而,目前我国的电力供应却非常紧张,难以满足各行各业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同时还存在着用电效率低、损耗高以及功率因数低...
[会议论文] 作者:李泽坚, 来源:第五届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 年份:2002
本文阐述了肺癌的危害,介绍了肺癌的现代外科治疗方法及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分析了肺癌切除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21世纪肺癌研究的方向....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坚,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2005
我国的肺癌外科发展经过60余年三代人的努力,特别是近10年来发展更为迅速,手术切除率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死亡率逐年下降,治疗水平已达国际先进行列.但是术后5年生存率仍维持在30%~40%.为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仍须应进一步提高我国肺癌的外科治疗水......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坚,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2005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外科手术是肺癌首选的治疗方法.1933年Graham首次成功作全肺切除治疗肺癌,国内1937年王大同首次成功完成全肺切除,1942年张纪正又在北京协和医院首次完成肺癌全肺切除.1952年Allison报道首例右上肺癌作袖式切除,最大程度保留了健肺组织,使术......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坚, 来源: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2006
我国胸外科的发展已有68年的历史.1937年王大同教授成功完成了第1例支气管扩张症肺叶切除术;1940年吴英恺教授又在北平协和医院成功进行了我国首例食管癌切除术;1941年张纪正教授也在该院成功开展了我国首例肺癌全肺切除术。......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坚,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坚,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坚,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坚, 来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年份: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坚,L.L.Bailey,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年份:1984
以黑山羊为受心者,用深低温、循环停止法作婴羊原位异体心脏移植22例:①同种移植12例,存活4~540天,平均114.4天;②绵羊供心异种移植8例,存活2~72天,平均21.1天;③花猪供心移植...
[期刊论文] 作者:王建军,李泽坚, 来源: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年份:1996
采用单一行供体升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的简化手术方法,建立较为稳定的大鼠异位心肺移植模型.分对照组、环孢素组及不用药组,分别于术后3、5、7天应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受体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于处死后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郑建国,李泽坚, 来源:河北医药 年份:1991
1981~1989年手术治疗14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左房血栓的病人,疗效满意,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本文分析诱发动脉栓塞的原因及处理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坚,徐乐天,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年份:1990
在8年中对66例晚期贲门癌病人作了全胃切除手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7.5%,手术死亡率(1个月内)1.5%。术后1、3、4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9%,30.7%,20%及13.3%。术后生活质量有了改善。病理......
[期刊论文] 作者:苏雷,李泽坚, 来源:中国肺癌杂志 年份:2003
肺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虽然针对肺癌的综合治疗在不断加强,但是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20%左右[1].肺癌发生远处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侵袭和...
[期刊论文] 作者:吕鹰,李泽坚,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正】一 兴安县是红军长征路过的地方。我们高兴地来到这里开门办学,系里决定让革命师生到红军堂学习参观,听当年为红军带路的老贫农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结合党史教学,学习...
[期刊论文] 作者:任华,李泽坚,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支气管断裂是由于钝性胸部创伤所致的较严重合并症之一,支气管断裂的临床诊断及影象学特征虽已明确,但仍有大约25%~68%的患者被延误诊断,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本文报告6例支...
[期刊论文] 作者:王涛,李泽坚, 来源:肿瘤防治研究 年份:2002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在肿瘤标记物方面的研究相当活跃.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肿瘤的诊断、评估疗效、监测复发和推测预后.CYFRA21-1是近几年来研究较多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永清,李泽坚,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何启才,李泽坚, 来源: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8
目的;通过心脏手术中持续温血与间断冷血灌注的对照研究,以探索临床上更为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