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25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杭春,,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1989
我以为方方去年推出的中篇《风景》其最见功力之处,在于作者对“小人物”形象的一丝不苟的设计和描绘。尽管这部小说还有一个相当精妙的作文角度可供“砍谈”,但这里我...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杭春,,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浙江大学西征迁校选址,竺可桢似更倾向于云南建水。据云,建水为"临安府"首县,"因其地副似杭州,故名临安"(《竺可桢全集》第7卷《日记》二集第67页,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杭春,,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自1936年4月受命掌校至1949年4月离开浙大,竺可桢有13年的生命与国立浙江大学休戚相连;而这13年也是浙大处境最险恶却发展最迅速的历史阶段,尤其是"文军西征"那段光荣而...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杭春,,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1937年8月22日,总务沈鲁珍提议以天目山禅源寺作为避难地点。23日,竺可桢即"请晓峰、劲夫、荩谋、庆椿等至西天目禅源寺";下午校务会议则议及西天目和湘湖:"西天目山较为...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杭春,,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1938年6月30日,文理学院院长胡刚复与竺可桢一起从泰和出发,"于七月间在广西宜山觅得校址"(李絜非《浙江大学西迁纪实》,以下简称《西迁纪实》,第27页,国立浙江大学1939...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杭春,,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从1938年11月1日宜山开学,到1940年2月22日遵义开课,浙大在宜山坚持办学三个学期,其中艰难或不容想象,从竺可桢日记可以探知些微。来宜山前,竺可桢痛失妻儿;及至宜山,则...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杭春,,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1937年9月22日,浙江大学一年级学生迁往天目山之际,竺可桢即与同事们"膳后讨论二、三、四年级校址问题",涉及地点有建德、桐庐、绍兴各说,关于建德,讨论后认为"省立学(校...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杭春,,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1937年11月26日,建德接纳伤兵一千余名。此时,建德尚未驻定,而"教授中颇有离职者";更让人忧虑的是,浙江大学的校舍几乎散落在建德城内各地,"总办公室设在总府前方宅,教室...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杭春,, 来源:建材与装饰 年份:2017
伴随着城市化的建设,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招投标实施条例》、《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等法规颁布,实施规范的招投标制度,整顿建筑...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杭春,, 来源: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从文学史叙述的角度,我们发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学界对十七年文学的历史评价迥然有异。而作为一种复杂而真实的文学史存在,对十七年文学任何形式的体制性批评或许都是片...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杭春,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杭春,,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7
一道沉寂的“寂光”《圆明园的一夜》是郁达夫完成于一九二年六月三日的一篇早期日文小说试作。原计划发表于郁达夫与其四位八高的日本同学合作创办的日文文学杂志《寂光》上...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杭春,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1997
鲁迅小说叙事特征李杭春当我们用叙事学的某些理论去阅读二十年代前后鲁迅创作的现代白话小说时,我们发现,鲁迅小说已经拥有相当的叙事机密,这些机密证实了他是最早在小说这一最......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杭春,,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杭春, 来源:理论与创作 年份:1997
郁达夫:私小说和﹃他叙事﹄李杭春私小说是日本现代小说史上一支不容忽视的小说力量,甚至在那个东夷小岛始终被尊为“纯文学”的正宗,田山花袋、葛西善藏、佐藤春夫……这些为郁达夫......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杭春,,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抗日战争期间,国立浙江大学被迫西迁,马一浮应浙大校长竺可桢之请为浙江大学师生开设国学讲座,为浙大创制校歌,这段历史成为浙大校史上光辉的一页.但相关文献和档案却显示,马...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杭春, 来源: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2
以学术研究和学术评价两个环节共同建构的学术活动,涉及科研工作和科研管理双方的互信与制衡。在现代契约理论框架下,防范学术研究和学术评价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重建失范的学......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杭春,,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2011年3月下旬,同济大学鲁迅研究中心诸同仁应浙大东方论坛之邀,与浙大师生展开了一场“鲁迅与现代中国文化”专题研讨会。这是鲁迅诞辰13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之一。在研讨中,...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杭春, 来源: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浙江大学版《郁达夫全集》恪守“严格尊重原刊,真实再现原貌”的原则,在编纂审校过程中,对原刊文字作了尽可能客观的判断和还原;同时,此一个案亦让人确信,新文学典籍也需要校勘,也需......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杭春, 来源:洛阳师专学报 年份:1997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