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9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时岳,,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3
关于戊戌变法的评价问题,在史学界内部,意见从未完全一致。解放初,苏联叶菲莫夫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有关部分认定,戊戌变法是反动的,因为它属于改良主义运动,而根据马...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时岳,,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0
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是近代中国前进的几段重要历程。长期以来,从"批判剥削阶级"的原则出发,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观念:办洋务就是买办化、卖国主义;搞维新无...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时岳,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56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革命民主派的理论基础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分子的领导思想。 民族主义号召...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时岳,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63
关于龔自珍思想的性質和意义,目前有多种不同的看法,討論正深入开展中。在这篇文章里,企图正面說明龔自珍政治思想的內核和他所提出的社会經济改革方案究竟要把中国引向...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时岳,,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8
"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个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非常非常基本的概念,流行了半个世纪,却一直缺乏充分的学术探讨和科学论证,以至在阐述这个概念的意义时,往往含混不清.近年来,...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时岳,,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1988
【正】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似乎半殖民地半封建就是在封建主义之外加上帝国主义。因而,近代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时岳,,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57
【正】 民族工业指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工矿企业而言,它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标志。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曾经有过三度繁荣:一是戊戌变法前,即1895——1898年;叶是辛亥革命前,...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时岳,,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91
40年来,主要是近10年来,洋务运动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并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目的、对象、方法和价值标准等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回顾40年来的历程,可以毫不夸张...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时岳, 来源:开放时代 年份:1988
【正】 综观解放以来我们所进行的中国近代史(1840——1919年)研究基本上都是革命史,而且都是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参照系,按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价值标准”评价历史事件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时岳,,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4
【正】 一、问题的由来 1954年《历史研究》创刊,胡绳同志发表《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检讨以往中国近代史书按皇位、当权者的更迭来划分时期以及放弃分期、逐一叙述若干...
[会议论文] 作者:李时岳,, 来源:近代中国 年份:1999
我以极大的兴趣读了茅海建著《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并深深地为作者的才华和功力所打动。这是一部出色的好书。...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时岳,,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91
一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流连于一种无法证实的假设,即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时岳,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89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它的性质与作用,历来存在着分歧的意见.李时岳先生所撰《义和团运动再认识》一文,对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渊源、时代背景、运动过...
[会议论文] 作者:李时岳,, 来源: 年份:1981
【正】 七十年前发生的辛亥革命,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革命。在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广大人民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背景下,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志士,为了...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时岳,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0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宣告成立,设本部于东京,推孙中山为总理.在当时,本部设于东京可说是当然的选择.因为东京集中了中国各省革命知识分子的精英,参与筹建工作的第一批骨干都在这里,数以万计的留日学生群还可望提供源源不断的后续力量,而日本政府对孙中山......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时岳,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57
【正】 这里,我们将讨论一个人们从来没有注意的组织——中华民国工党。 中华民国工党是民国初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出现的一种工人组织。我们知道,在民国初年,曾经有过好些...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时岳,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1
《秋夜草疏图》据说是武昌起义后立宪派首领张謇代江苏巡抚程德全起草劝清帝退位奏章的图记,黄炎培《我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写道:“(辛亥八月)二十五日,我和沈恩孚(信卿)、雷奋(继兴)、杨廷栋(翼之),还邀到了张謇同去苏州阊门外惟盈旅馆.张謇受程德全委托,......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时岳,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59
一光复会是辛亥革命时期重要的革命团体之一,1904年冬成立于上海。在这以前,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皖地区,已經出現了一批不同于旧式文人或士大夫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級知识分子,他們结集同道,創办报刊社团,展开救国活动,傳播民主思想,为光复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进......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时岳,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58
农村经济的全面崩溃和农民反抗怒潮的普遍蔓延,是清朝统治面临末日的主要特征之一。农村經济之所以崩溃,原因很多,諸如封建剝削的变本加厉,清朝政府的竭澤而漁,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商业资本与高利貸资本的兇殘榨取……所有这些压迫,随着社会經济的向前發展而一......
[期刊论文] 作者:李时岳,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59
十九世紀末年,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894——1895年的中日战爭(甲午战争),在某种意义上,可說是这次“瓜分”狂潮的信号。日本軍国主义者用武力打敗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