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2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恒滨,, 来源:视野 年份:2015
《熹平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刻石,刻于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由大学者蔡邕亲自书写儒家经典共7部,刻于64块石碑上,计二十余万字,其字为标准的八分体隶书,共...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恒滨,, 来源:视野 年份:2015
王导(276-339),字茂弘,琅砑临沂(今山东省)人。晋代书法家,官至丞相,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王导之父与王羲之的父亲王旷是亲兄弟。王导善行草,初师钟繇、卫瓘,力学不...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恒滨,, 来源:视野 年份:2016
楷书起源于汉而成形于晋,汉末魏初的大书家钟繇被称为楷书之祖,对楷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其楷书尚有不少隶书意味。王羲之学钟减去了隶意,结体亦变横势而趋于方整,...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恒滨,, 来源:高校辅导员 年份:2010
~~...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恒滨,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本文论述了高校环境建设的作用及重要性。笔者认为,高校环境建设应有文化艺术创意和追求,对此环境建设的组织管理者担负着重要责任。这就要求管理者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和思想境界,不断探索实现高校环境建设文化艺术追求的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恒滨,,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李恒滨,现任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研究员,《视野》杂志总编,“中国大学生在线”副理事长。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电视台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教育委......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恒滨,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恒滨,, 来源:视野 年份:2013
由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兰州大学考古研究所、国际华严学会共同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书画名家艺术交流暨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兰州大学举办,两岸二十五位书画家参加了这一文化盛...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恒滨,, 来源:视野 年份:2015
汉代摩崖石刻《开通褒斜道摩崖》此石又称《汉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俗称《大开通》或《开道碑》。东汉永平六年(公元63年)书刻于陕西褒城(今汉中市辖区)山崖间。为现存东汉...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恒滨,, 来源:视野 年份:2017
李白(公元七O一—七六二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人。官至供奉翰林。李白诗名太盛,书名为诗名所掩,但是在历代书史专著中仍有记载。宋黄庭坚评曰:“...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恒滨,, 来源:视野 年份:2017
唐朝·李邕李邕(公元六七八—七四七年),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官至北海太守,故世称李北海。李邕资质极为优秀,才力超出常人,并且刚毅忠烈,嫉恶如仇,擅长文章的名...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恒滨,, 来源:视野 年份:2017
薛稷(公元649-713年),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官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后世称“薛太保”。薛稷为人好古博雅,辞藻与文章都十分华美,在处理政事的闲暇时间专注于书画艺...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恒滨,, 来源:视野 年份:2017
唐朝·欧阳询初唐欧阳询(557-644年),字信本,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相传此人相貌不美,但才华重于一时。622年奉御诏历时三年撰修《艺文类聚》一百卷。贞观初年被封为银...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恒滨,, 来源:视野 年份:2017
颜真卿在书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巨大贡献,是他面对王羲之的清秀婉媚,面对魏晋的潇洒俊逸,面对两晋南北朝的轻盈或拙厚,创造出从未有过的雄强浑厚、端庄凝重、沉稳严整、筋肉饱...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恒滨,, 来源:甘肃教育 年份:2015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恒滨,, 来源:视野 年份:2016
《张玄墓志》墓主为北魏南阳太守张玄,字黑女,故又名《张黑女墓志》。原碑早已不存,清道光年间何绍基于山东发现此碑的原拓剪裱本而闻世。因其是海内孤本,故极为珍贵。现藏上...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恒滨,, 来源:视野 年份:2016
■宝子(公元380—403年),建宁同乐(今云南陆良)人,为少数民族首领,仕于东晋,19岁即任建宁太守,死时年仅23岁。该碑为他歌功颂德而立,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府君墓碑》,...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恒滨,, 来源:视野 年份:2016
王献之书《洛神赋十三行》,小楷,真迹写于麻笺,至唐代已散破。宋高宗得九行,后贾似道又觅得四行,共二百五十字,遂刻于玉版上,世称《玉版十三行》。王献之楷书学其父,又不拘于...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恒滨,, 来源:视野 年份:2016
魏碑是北魏以及与北魏书风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清代中期以后,将之称为“魏碑体”或“魏体”。其艺术特征是浑厚质朴,斩钉截铁,其锋棱外露的线条和稚拙歪斜、不...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恒滨,, 来源:视野 年份:2016
此墓志在1965年出土于南京郊区,刻于公元341年。墓主是晋代王羲之的叔伯兄弟,与王羲之是同时代人。墓志上的字体是带有隶意的楷书,与南朝的《宝子》碑类似,用笔多方,结体奇拙...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