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79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宝暻,,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17
鲁迅对“硬译”的解释,通常被认为是跟他对中国现代性(启蒙)的规划有关。然而,本文却尝试探讨解释“硬译”的新的可能性。这首先要探讨鲁迅对《中国人的性格》一书的态度。尽...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宝暻,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宝暻,, 来源:当代韩国 年份:2006
1.“世界苦”时代现代初东西方文人经常想起“世界苦(Weltschmerz,World-sorrow)”这个词汇。18世纪一个德国文人第一次使用这个词汇,我们从“世界苦”能够推测出现代初文人...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宝暻,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00
本文无法全面地介绍在韩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情况 ,只是简单地介绍我从上大学到如今一直学习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感受和韩国的学院界情况。当然 ,这文章很难说是对韩国中国现代...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宝暻, 来源:华夏文化论坛 年份:2020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宝暻,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22
《孔乙己》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名篇,中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尽管研究的角度与结论各不相同,但孔乙己在“吃人”伦理和“看客”的嘲笑中的“失败”和“没落”的框架却几乎没有变化。从空间与人物的关系出发,对作品进行再解读,与其说是孔乙己“始终游离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