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24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士瑛, 来源:山西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4
用EB病毒单克隆抗体通过三步放大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方法检测5例淋巴增生性病变。包括T细胞淋巴瘤。X连锁淋巴增生性疾病(XLP)患者的淋巴结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3例标本对EB病毒单克隆抗体......
[期刊论文] 作者:李士瑛,, 来源:山西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6
临床资料患者司××,男,59岁,山西人,农民。因进行性吞咽困难约半年入院治疗。X 线片示食管中段充盈缺损约5cm。手术所见:食管中段扩张,但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行食管中段切除...
[期刊论文] 作者:李士瑛,陈连元, 来源:山西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本文报告11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表现和腹部X线平片特点。其中1例因肠坏死合并穿孔、泛发性腹膜炎行手术治疗,术后标本送病检;另1例尸检证实为NEC。按Walsh分期标准提示,ⅠA、ⅠB和Ⅱ......
[期刊论文] 作者:任勇亚,李士瑛, 来源:长治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0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erbB-2扩增与过表达在乳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对81例乳腺癌原癌基因c-erbB-2扩增与过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在81例乳腺癌中,37例显示c-erbB-2基因扩增,24例显示c-erbB-2蛋白过表达......
[期刊论文] 作者:任勇亚,李士瑛, 来源: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0
目的:探讨P^16与Rb蛋白与原发性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分析P^16与Rb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2例原发性食管鳞癌中P^16与R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高分化鳞癌中P^16与Rb均为阳性表达......
[期刊论文] 作者:李瑶琛,李士瑛, 来源: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9
目的:研究甲状腺肿瘤cyclinE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8例甲状腺组织(其中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5例,甲状腺腺瘤16例,甲......
[期刊论文] 作者:李士瑛,刘育艳, 来源:山西医药杂志 年份:1995
心脏粘液瘤临床及病理学所见山西医学院(030001)李士瑛,刘育艳我们对8例心脏粘液瘤的临床及病理学所见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讨论,以期有助于临床医生对该肿瘤的诊治。方法与结果1.方法:我们收集......
[期刊论文] 作者:任勇亚,李士瑛, 来源: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1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和凋亡促进基因bax表达与肝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对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LSAB法测定 40例肝癌细胞和 16例正常肝组织的bcl -2和bax蛋白表...
[期刊论文] 作者:任勇亚,李士瑛, 来源: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0
目的 :分析 Rb及 P1 6 蛋白与皮肤癌的关系 ,探讨二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皮肤癌蜡块标本中Rb及 P1 6 蛋白的表达。结果 :Rb及 P1 6 表达强度在皮肤癌...
[期刊论文] 作者:李瑶琛,李士瑛, 来源: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年份:2000
目的 研究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P53蛋白及PCNA的表达 ,并对肿瘤细胞的DNA含量、倍体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甲状腺瘤细胞的P53蛋白及PCNA ,并用图像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郭建红,李士瑛, 来源:中国药物与临床 年份:2004
目的通过对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增生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bcl-2在胃癌中表达的研究,结合临床病...
[期刊论文] 作者:徐菁,李士瑛,兰向昀, 来源:解剖学杂志 年份:2005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c-erbB-2、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直肠癌中三者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中,(1)COX2、c-er...
[期刊论文] 作者:郭建红,宋宏伟,李士瑛, 来源: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2003
目的通过对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在胃癌中表达的研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探讨PTEN和VEGF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
[期刊论文] 作者:郭建红,解军,李士瑛, 来源:中国药物与临床 年份:2004
目的通过对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增生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bcl-2在胃癌中表达的研究,结合...
[期刊论文] 作者:李士瑛,Roel A.de Weger,Henk—Jan S,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1992
5种EB病毒细胞系通过三步放大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方法,检测抗EB病毒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b)—病毒壳抗原(VCA)、膜抗原(MA),早期抗原(EA)、早期弥漫性抗原(EA—D)、早期限制...
[期刊论文] 作者:李瑶琛,李士瑛,程素珍, 来源:山西医药杂志 年份:2000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细胞周期的研究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周期的调控异常与细胞癌变密切相关,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及其依赖性激酶(CDKs)形成的复合物是细胞周期的核心调控...
[期刊论文] 作者:周慧芳,刘育艳,李士瑛, 来源: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年份:1999
EpsteinBarr(EB)病毒感染与许多淋巴组织肿瘤发生有关,如非洲Burkitt淋巴瘤、大细胞非何杰金淋巴瘤、何杰金氏病等。我们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了40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EB病毒基因的表达,探计EB病毒和PTCL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郭艳琳,李灵敏,郭建红,李士瑛, 来源: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年份:2010
七年制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除要掌握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外,还应该具备较高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科学素质,为此教研室在病理实习课上开展了临床病理讨论,使病...
[期刊论文] 作者:郭艳琳,李士瑛,梁晓燕,张乃珍, 来源: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2001
目的检测p27kipl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59例星形细胞瘤的表达。结果 p27kipl在星形细胞瘤良性组(I级、...
[期刊论文] 作者:郭艳琳,乔建新,李士瑛,张乃珍, 来源: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年份:2004
目的检测P27kip1与EGFR在星形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对增殖活性的影响,为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星形胶质瘤EGFR、P27kip1的表达,每一例肿瘤用ki-67LI...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