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84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卓江,, 来源:天津医药 年份:1977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Sideroblastic anemia)为一组由多种原因所致的铁利用不良和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的贫血。其特点为:(1)多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或双重型贫血。(2)少数病...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卓江, 来源:贵州医药 年份:1997
本文目的旨在探讨凝血酶原片段F1+2的检测及其在高凝、低凝中的变化。40例血栓形成性疾病(下肢深部静脉血栓24例,急性心肌梗塞16例)及50例口服抗凝患者用于该研究,并以4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卓江,, 来源:贵阳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卓江,, 来源:贵州医药 年份:1988
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为药物所致的血小板免疫性或中毒性损害的一种药源性疾病。本症约占药物诱发的血液病中的15%,为药物对血液系统影响的常见类型之一。本文拟就这方面的有关...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卓江, 来源:贵阳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7
内科住院医师继续教育十年回顾李卓江(贵阳医学院内科教研室贵阳550004)住院医师继续教育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临床医学人才成长必经之路。现就我院内科住院医师继续教......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卓江,, 来源:临床医学 年份:1987
明确贫血的原因是合理治疗的基础。下面通过一些病例的临床实践来说明贫血由原因不明到明确原因的诊断方法。例1.男,73岁,2个多月来因头昏、乏力、下肢浮肿经某医院检查发现...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卓江,, 来源:天津医药 年份:1981
单纯性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aplasia,下简称纯红再障)为红细胞生成选择性受抑制的一种贫血,特点是:1.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2.网织红细胞显著减少或缺乏;3.骨髓...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卓江, 来源:新医学 年份:1976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简称弥漫凝血)是由于凝血酶进入体循环,使血流中凝血酶增加而引起的一种病理过程。特点是微循环(主要是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内发生广泛的血小板凝聚和纤维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卓江,, 来源:贵州医药 年份:1983
1948年Farber首先应用抗叶酸制剂治疗急性白血病(简称急白),开辟了白血病化学治疗的途径。至1964年仍为单一药物治疗时期,其完全缓解率低于15%,生命延长不及一年。近10多年来...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卓江,, 来源:贵州医药 年份:1984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ngioi m-munoblastic Lymphadenopathy,A.I.L)是近十年来新认识的免疫功能异常的淋巴组织非肿瘤性增生性疾病。特点是急性起病,发热,皮疹,全身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卓江,, 来源:贵州医药 年份:1984
皮质类固醇、脾切除和免疫抑制剂曾被应用于特发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但是,某些病例对所有这些治疗均无反应。最近,Imbach等介绍一种对这些难治性病例特别有效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卓江,, 来源:贵州医药 年份:1982
随着许多化学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药物引起的贫血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讨论药物与贫血的关系。药物与溶血性贫血不少药物可诱发溶血性贫血(简称溶贫)。根据其...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卓江,, 来源: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年份:1984
业已证明,某些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病人外周血和骨髓的T淋巴细胞在体外能抑制造血,在T细胞中,带IgG受体者(Tγ-细胞)具有这种抑制作用。并且,单纯性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卓江,, 来源:贵州医药 年份:1988
40年前急性白血病(急白)被认为是一种不可治的疾病,中数生存期诊断后仅2个月,大多在6个月内死亡。1948年Farbar首先应用抗叶酸制剂作为单一药物治疗急白,开辟了白血病化学治...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卓江,, 来源:贵州医药 年份:1986
骨髓增生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disorder,MPD)系不明原因所致骨髓调节功能异常的一组综合征,本征包括一组恶性及潜在恶性的疾病,特点是骨髓各种成分不同程度增生,各种血...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卓江,, 来源:贵阳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6
本文通过9例患者的临床前瞻性观察探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问题。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测讨论了有关早期诊断指标。In this paper, 9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l...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卓江,, 来源:贵州医药 年份:1987
外周血白细胞数持续低于4×10~9/L(4000/mm~3),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8×10~9/L(1800/mm~3),称为粒细胞减少症。本症为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征,是血液病中的一类常见病、多...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卓江,, 来源: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年份:1984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一种死亡率高的严重疾病,生存曲线示双相形,即自起病至约3-6个月,曲线呈陡坡状下降,此后则呈较平坦的下降,表明再障存在不同类型:具有迅速致命病程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卓江,, 来源:贵州医药 年份:1985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Hypoplatic acuteleukemia,HAL)为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急性白血病。1940年 Wintrobe 等首先报道。1951年 Beyers 等对该病作了描述,称之为低增生性急性...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卓江,, 来源: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3
利用氚-胸腺嘧啶核苷(以下简称~3HTdR)作为标记物掺入细胞的方法可追溯到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20多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细胞动力学的发展,这一方法已被利用来作为了解白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