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11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之鉴,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朱熹集理学大成,陆九渊乃心学鼻祖,时代相同,双峰对峙,都深远地影响着尔后历史的进步。然无论是朱熹以“理”为本体,“理”派生世界,还是陆九渊以“心”为本体,“心”幻...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之鉴,,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章是作者讲授、研究《易经》哲学二十五年的系统总结。...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之鉴,, 来源:平原大学学报 年份:1998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南宋婺州(浙江金华)人,学者称东莱先生。他与朱熹、陆九渊为友,是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四月江西信州(上饶境)鹅湖寺朱陆学术争异大会的发起和主持...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之鉴,, 来源:新乡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2
陆九渊,字子静,江西抚州(今临川县)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年),死于宋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三年),是“道学”中同“理学”派相对抗的“心学”派代表。他的学说是...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之鉴,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2
孙奇逢是畿南容城一位颇有头脑的封建文人。他从明末社会诸多不正常的现象中,便预感到明朝行将灭亡。面对农民革命风暴,他曾出面组织封建武装,对抗农民起义,最终亲身经历了明...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之鉴, 来源:黄淮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学术界谓王安石哲学宇宙观是形而上学的,多是起自对《老子注》中“元气之不动”的“不动”的误解所致。实际上,王安石的事物“阴阳配贼”的内因论、“耦中有耦”的矛盾论的辩证......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之鉴,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正】 一、“二程”不是一个同一体学术界有“二程学说的核心是一套封建的伦理道德学说,其哲学基础是客观唯心主义”(《二程集·出版说明》)的说法。我认为,这段话的前...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之鉴,, 来源:黄淮学刊(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5
汤斌,河南睢州人,生于明天启七年,卒于清康熙二十六年,是明未清初著名心学家孙奇逢的及门弟子。他一生清节冠世,独立不挠,是言行相顾的典型学者。其哲学融心学理学于一体。在...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之鉴,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正】 王安石“情者性用”的人性论,于其唯物主义中的价值不可忽视。他尽管打着儒家旗号,但却是对儒家传统人性论进行了一次认真的总结和批判,而创立义及“国家之大体”(《...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之鉴,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正】 侯外庐等同志主编的《宋明理学史》说:“要了解宋代的理学,必须从理学与新学对立这一线索着眼。”这话是实际的。但王安石新学,并非理学.所以,作为《宋明理学史》,未...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之鉴, 来源:平原大学学报 年份:1999
哲学家张载著《易说》三卷,确有极其丰富而精彩的辩证法思想。他不仅规定“太虚”为“气”,说“太虎之气,阴阳一物也”,唯物地改造“太极”的观念,而且概括事物的规律为“阴阳反交......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之鉴, 来源: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孙奇逢的一个重要思想,即学旨在用以治身、治家与治国平天下."天下之道莫善于相反而相交以为用",是矛盾对立统一的.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总是安危相随、泰否相因,始终都...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之鉴, 来源: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南宋金溪青田人,他是我国开山心学体系的鼻祖.其以用为重要特点而论人论事尤其论政的《易》学思想,则专论者少,仅止有《易学》、《易数》等四、五...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之鉴, 来源:益阳师专学报 年份:1994
明清之际的心学大师孙奇逢,从“一阴一阳”、“乾坤生生”中认识了世界的真正本质:道或太极。由他理论化后概括而成“相反而相交以为用”的普遍规律等,是最完善的道,是对立统一法......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之鉴, 来源:平原大学学报 年份:2003
孙奇逢科学地将区分为天地之('本来之','...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之鉴, 来源:平原大学学报 年份:2001
本文着重研究孙奇逢'道惟时'思想.是主观对客观的模写,客观永恒发展,就必须永恒发展.学研抓住个'时'字是最关键的.故而孙奇逢教人'...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之鉴, 来源:平原大学学报 年份:2000
孙奇逢的天理人欲的道德论是辩证的 ,对立统一的。如果说由于诸多原因 ,主观反映客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别的话 ,那么作为主观一方的人欲因受诸多条件限制 ,也就不可能都绝对正确...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之鉴,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正】 孙奇逢,字启泰,号锺元,河北容城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元1585年),卒于清康熙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公元1675年)。清入关后,因田园被圈占,而移寓新安,...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之鉴,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正】 王安石的学说,世谓“荆公新学”,它“独行于世六十年。”不仪战胜过汉、唐“章句传注之学”、战胜过“宋初三先生”之理学,而成为一代官方学说,从哲学理论上“化革了...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之鉴,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正】 生当明末清初之际的重要思想家孙奇逢,在立功无望时,不愿随波逐流,草木一生,便自觉地致力于立德与立言,塑造其封建文人的完美形象。然而,真要是做到这点,却不那么容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