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02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丛中,, 来源:思想战线 年份:1993
当现代化的脚步跨进高山峡谷,跨进原始老林,跨进至今还弥漫着传统文化的氤氲的哈尼族地区的时候,一场经济的、文化的、情感的、心灵深处的变革,便不可避免地降临了。人...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丛中,, 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1985
【正】 建国三十五年来,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学创作,走过了一条光辉然而并非平坦的道路。 当新中国的阳光照耀云南边疆的时候,云南的民族新文学,便在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萌芽...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丛中,, 来源:思想战线 年份:1988
【正】 目前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是一个追求和探索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困惑和苦乐的时代。每个人的神经,都受到改革浪潮的冲击,每一件事物,都放在时代的天秤上重新加以...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丛中, 来源: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5
此文的第一部分见《蒙自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1卷第3期...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丛中,, 来源:思想战线 年份:1982
刘绍棠,北运河畔的一个普通农家孩子,五十年代初,便带着一身泥土气,闯入文坛。他十三岁发表处女作,二十岁便写中篇,出集子。他象一颗顽强的种子,藏在家乡的沃土之中,吸...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丛中,, 来源:财会学习 年份:2016
"营改增"的实施对于工程咨询设计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包括:税制管理的变化、会计核算方式变化、重复征税减少、助推企业发展。企业应采取:改进和调整会计核算方式、调整企业税...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丛中,, 来源:边疆文学 年份:1998
文学创作,犹如在崇山峻岭问的盘山路上攀登,既尝尽了迂回曲折的艰辛,也饱览了峰回路转的诱人风景。盘山路的每一次循环,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螺旋式地把人导入了一个新...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丛中, 来源:思想战线 年份:1977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二十二个民族,尽管有自己不同的历史和传统,风俗和性格,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命运:旧社会,遭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解放后,享受着温暖和幸福。因此,各族人民对党和毛主席的感情,都是极为深厚的。云南是一片诗歌的海洋。各民族的诗歌,尽管......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丛中, 来源: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5
本文从文学创作论的角度,分析讨论了文学创作过程中“迷狂”这一特殊的心理状态,指出了“迷狂”的实质,分析了“迷狂”的两个基本特征:“忘我”状态和幻象的出现。...
[会议论文] 作者:李丛中,, 来源: 年份:2004
人生苦短。在有限的生命中,一个人最多只能做一两件事。我这一生,也只作了两件事:文学教学与文学评论。文学教学与文学评论,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密切相连而不可分离的。文...
[会议论文] 作者:李丛中,, 来源: 年份:2004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已是一种不争的事实,一种无法阻挡的趋势。在当今世界上,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已很难继续保持过去的那种封闭自足的经济格局,不能不参加到世界经...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丛中, 来源: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0
文章对《新家》这座“文学小屋”和张绍碧的创作得失进行了中肯的评价,挖掘了《新家》所蕴含的时代色彩以及作品所透露出来的特色和优势。同时,由张绍碧小说拓展开去,对当下文学......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丛中, 来源: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4
该文是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李丛中老师著《创作论》一书中的部分内容。作者从创作主体这一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心态和情绪,分析研究了创作主...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丛中,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1984
李乔是彝族当代作家中成就较大、影响较广的作家。李乔的名字,对于翻身解放的彝族人民来说,是永远不会遗忘的。李乔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固然是个人辛勤笔耕的结果,也是彝族人民在政治上、文化上翻身解放的社会条件使然。生活哺育文学,时代造就作家。如果没有党......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丛中, 来源:思想战线 年份:1979
今年,是闻一多先生诞辰八十周年。在纪念这位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诞辰八十周年的时候,我们不禁想起他生前常跟朱自清说过的一句话:我要活到八十岁!话虽平常,但却反映出闻一多对战斗生活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如果闻一多真能如愿以偿,那么,也许他......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丛中, 来源:思想战线 年份:1996
人生活在社会中,必定占据着自己的社会位置,从事着社会需求的工作,并在社会实现中得到社会的承认,这就是人的社会角色的基本涵义.作家,作为社会的一员,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自己的社会角色,实现着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望和要求,并为此献出自己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丛中, 来源:思想战线 年份:1987
一近年来,中国文坛出现了大量的闪耀着象征之光的文学作品。象征,已不只是一种时兴的手法、技巧和风格,而是成了作家们的一种艺术追求,成为新时期文学的有影响的创作思潮。象征,之所以成为作家们的一种艺术追求,成为新时期的有影响的文学思潮,当然不是偶然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丛中, 来源:思想战线 年份:1986
从“五四”新文学运动到当前的新时期文学,中国文学的视角在不停地更替和转换。有时,把中国新文学放在世界文学的格局中去审视;有时,又把中国新文学放到中国传统文学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有时,强调对外国文学的横向借鉴;有时,又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纵向继承。......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丛中, 来源:思想战线 年份:1985
一长期以来,人们谈论文学创作,往往只涉及作家和作品,开展文学评论,也往往限于作家的创作思想及创作道路,作品的成败优劣,长短得失,等等。而在文学创作及文学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角色”——读者,却往往被忽略了。人们甚至不觉察忽略读者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有......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丛中, 来源:思想战线 年份:1984
【正】 近几年来,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文学现象。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对中国悠久的文学传统,视如敝履,却将西方现代派文学奉若神灵,顶礼膜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