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41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朱铁权,, 来源: 年份:2007
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中国瓷器精湛的制作工艺和悠久的发展历史皆令世人惊叹不已。长期以来,古陶瓷研究,特别是中国的古陶瓷研究,始终为科技考古领域的热点和重点之一。白瓷的创烧......
[期刊论文] 作者:高立群, 朱铁权, 来源:中国机关后勤 年份:2021
<正>通过先进的管理平台,对供水状态、水质安全以及用水量进行实时监控,让节水管理更智能高效.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学院全面落实校园节水措施,扎实开展教育节水、管理节水、技术节水工作,努力建设示范性节约型高校。......
[期刊论文] 作者:李舒涵,朱铁权,, 来源: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5
藏传颜料的使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作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载体而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利用体视显微镜、拉曼分析(RS)、X荧光分析(EDXRF)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几种常见藏传颜料进行......
[会议论文] 作者:朱铁权, Philippe Sciau, Wang Tian, 来源: 年份:2004
古代青花瓷蓝彩呈色元素赋存状态研究,可以揭示其钴料产地与青花瓷烧制工艺等方面重要的信息。本工作,利用一系列实验手段,包括:微聚焦X荧光光谱仪(μ-XRF)、显微拉曼光...
[会议论文] 作者:李立新,朱剑,朱铁权, 来源:全国第十三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利用CIE1976标准色度学系统和光谱反射率研究了湖田窑青白瓷和北方白瓷的分类,确定了二者在色度学上的区分标准,并通过CIEL*a*b*色空间的L*C*切面区分了北方白瓷中的粗白瓷和...
[会议论文] 作者:朱铁权, Philippe Sciau, Wang Tian,, 来源:第十九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集 年份:2017
[期刊论文] 作者:薛冰, 朱铁权, 潘伟斌,,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2007
本工作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体视及岩相显微镜、高温电子膨胀仪等实验方法,对灵芝窑有代表性的黑瓷、青瓷、白瓷等作了系统的分析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灵芝窑不同种类...
[期刊论文] 作者:周本源, 汪常明, 朱铁权,,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9
文章主要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对中和窑青白瓷胎釉化学组成进行测试,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试图从器物的内在属性方面还原中和窑的制作工艺、发展演变规...
[期刊论文] 作者:朱铁权,刘文锁,刘昉,,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14
麦地巷遗址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长源村西南一座椭圆形山岗上,山顶海拔约25米。遗址地处大沙河上游南岸,北与屋背岭遗址隔河相望(图一)。2009年9~12月,为配合深圳大学城......
[期刊论文] 作者:王洪敏,潘伟斌,朱铁权,,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2011
北朝铅釉陶在我国铅釉陶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利用体视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微聚焦X射线荧光光谱仪、热膨胀仪等多种实验仪器,对河南安阳北朝墓地出土的铅釉陶进...
[期刊论文] 作者:朱铁权,刘乃涛,毛振伟,, 来源:光谱实验室 年份:2010
利用微聚焦X射线荧光探针与拉曼光谱仪2种方法,对西村窑彩绘瓷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西村窑彩绘瓷胎料选择了一种高质量的高岭土,瓷釉中氧化磷的含量远高于相应的瓷...
[期刊论文] 作者:黄烘,陈建,朱铁权,赵文霞,, 来源:电子显微学报 年份:2013
本文采用环境扫描电镜和体视显微镜对汉代青铜器表面纺织品的微观形态结构进行了显微分析。结合现代纺织学研究成果表明:出土铜铙表面纺织纤维为蚕丝,铜剑表面纺织表面红色原...
[期刊论文] 作者:朱铁权,王昌燧,徐大力,吴隽, 来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年份:2005
双墩遗址是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一个重要遗址。该遗址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黑陶,黑陶的制作工艺有多种,为探明双墩遗址黑陶的制作工艺,采用了XRD、喇曼光谱、重烧试验、显微...
[期刊论文] 作者:朱铁权,余志,邝贵荣,吕梁波,, 来源:中国陶瓷 年份:2010
广州西村窑是我国宋代一处以生产外销瓷为主的规模较大的窑厂。本工作利用微聚焦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西村窑不同种类的瓷器进行成分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瓷器胎料大多具有...
[期刊论文] 作者:郑颖,朱铁权,石浩斌,王艳蓉,, 来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年份:2015
为探讨石湾瓷塑脊饰制作工艺,利用微型手持数码显微镜、微聚焦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对石湾瓷塑脊饰标本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瓦脊标本的胎料...
[会议论文] 作者:冯泽阳, 浮钰, 梁正, 朱铁权, 陈建,, 来源: 年份:2004
自从进入21世纪,人们对拉曼光谱的认识更加深入,其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拉曼光谱仪器的功能更加强大全面,所能应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在考古文物的材...
[会议论文] 作者:冯泽阳,陈建,浮钰,梁正,朱铁权, 来源:第十八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吴隽,李家治,吴瑞,邓泽群,朱铁权, 来源:2005年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 年份:2005
广东博罗横岭山墓葬群是在2000年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的,发掘面积约8500m2,发现墓葬332座,其中先秦时期的墓葬有302座,其数量和规模均超过了广东以往任何一次先秦古墓的发现,被评为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次发掘取得了重大收获,遗物非常丰富,除了......
[期刊论文] 作者:冯泽阳,张卫红,郑颖,朱铁权,陈建,, 来源:光散射学报 年份:2016
拉曼光谱有着原位无损分析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考古文物的鉴定与研究中。自2000年以来,随着拉曼光谱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国内外学者积极探索和发掘其在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领...
[期刊论文] 作者:朱铁权,王昌燧,毛振伟,李立新,黄烘,, 来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年份:2010
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拉曼光谱(RS)等方法, 对3块不同时代、不同埋藏环境铅釉陶表面腐蚀物的化学组成、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测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