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55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耀平,, 来源: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年份:2009
分析了某企业从高炉瓦斯灰中综合回收金属铟、锌、铋、铅的生产实践。指出利用挥发—分段浸出—萃取—电解工艺的联合工艺从黑色冶金废料中提取铟锌铋等有色金属是可行的。...
[期刊论文] 作者:朱耀平,, 来源:世界哲学 年份:2007
在海德格尔那里,现象学已从“先验现象学”转变为“存在论的现象学”,这就是现象学的“存在论转向”。这种转向最为突出地表现在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现象学的“三个重要发现”的...
[期刊论文] 作者:朱耀平,, 来源: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12
在古德曼看来,像"反事实"、"倾向性"以及"可能性"之类的概念都无法得到显明可见的经验事实的证实和支持,因此都无法合理地把它们作为与实证科学的基本原则相容的科学概念来使...
[期刊论文] 作者:朱耀平, 来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年份:2003
海德格尔认为 ,从现代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来看 ,现代科学是“数学”的科学 ;从现代科学研究的过程来看 ,现代科学是“研究”的科学 ;从现代科学研究的目的来看 ,现代科学是“...
[学位论文] 作者:朱耀平,, 来源: 年份:2003
现象学首先是指胡塞尔现象学。海德格尔既是胡塞尔现象学最忠实的继承者,又是其最激烈的反叛者。他们二人的思想之间的张力之大,为西方哲学史上所罕见。 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现......
[期刊论文] 作者:朱耀平,, 来源:武陵学刊 年份:2012
胡塞尔在他的《逻辑研究》第二卷的"第一项研究"中,对意义与表达、表达与标志等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德里达的《声音与现象》对胡塞尔现象学的语言哲学和意义理论实行解构的基...
[期刊论文] 作者:朱耀平,,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15
如何消除意识体验特别是其中的感受质与人的行为或人脑的生理机制与功能之间的"解释性鸿沟"的问题,是心身关系中的"硬问题",是当代心灵哲学关注的焦点。意识体验及其中的感受...
[期刊论文] 作者:朱耀平,,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费尔巴哈认为,以黑格尔思辨哲学为代表的整个近代哲学乃至一切形而上学的全部秘密和根本错误都在于颠倒了思维与存在、自我意识与“现实的人”的真实关系。马克思在哲学上超...
[期刊论文] 作者:朱耀平,,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罗素认为,摹状词与专名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并不指称某个对象,因此不应当像对待专名那样来对待摹状词,即不能根据有无指称来判定摹状词的意义。在斯特劳森看来,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朱耀平,,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人们通常把柏拉图哲学界定为“客观唯心论”,但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等著作中明确指出心灵、意识不仅以感官为工具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感觉,还以它自身为工具思考实在本身,以...
[期刊论文] 作者:朱耀平,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04
对于胡塞尔的内在时间意识的学说 ,海德格尔既有肯定 ,也有批评。其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在海德格尔看来 ,不能像胡塞尔那样从意识现象中寻找时间的起源 ,因为...
[期刊论文] 作者:朱耀平, 来源: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对认识发展的抽象化趋势与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考察表明 ,虽然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演变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不自觉地反映了认识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朱耀平,, 来源: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抽象化是人类认识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近现代的两次科学革命使认识的抽象化程度发生了两次质的飞跃。认识发展的抽象化趋势的实质在于: 认识抽象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认识具体化......
[期刊论文] 作者:朱耀平, 来源: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通过对生与死的不可分离性的揭示凸现了死亡的必然性和人生的有限性 ,探讨了超越人生的有限达到无限和永恒的具体途径。...
[期刊论文] 作者:朱耀平,, 来源: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年份:2011
尽管弗雷格反对把名称的涵义和句子的思想与表象混为一谈,但是在表象、客观事物与思想三者之中,弗雷格认为最可靠的还是表象。这表明他仍然遵循了笛卡尔式的"在场形而上学"原...
[期刊论文] 作者:朱耀平,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02
如果伽达默尔同意对原型与摹本的柏拉图式的主从关系进行颠倒 ,使摹本成为对原型的在具有延续和扩充作用的东西 ,那么在此基础上把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表述为“语言是世界的摹本...
[期刊论文] 作者:朱耀平,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04
与康德认为只有表现在意识行为中的“形式范畴”才具有先天性不同,胡塞尔认为不论是形式范畴还是质料范畴都具有先天性;先天与后天的区别,表示的正是一般对象与个体对象在本...
[期刊论文] 作者:朱耀平,, 来源:哲学分析 年份:2011
康德认为,与经验想象力总是对经验对象的“再生”不同,先验想象力第一次使经验及其对象成为可能,因此,它也被称为生产性的想象力。海德格尔认为,康德所说的先验想象力不仅是将感性......
[期刊论文] 作者:朱耀平,,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对于古德曼来说,在归纳推理中出现绿蓝悖论的原因在于我们把命题之间的"证实"关系仅仅看做证据与假设这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包括"过去实际进行过的预测及其结果的记录"在......
[期刊论文] 作者:朱耀平,,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意识体验及其中的感受质之所以是不可还原的,原因并不在于"意识"像笛卡儿所认为的那样是不同于物质实体的另外一种实体,而在于它的主体性,意识体验的主体性是造成物理主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