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26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曹举, 来源:中国收藏 年份:2015
“岁朝”在中国古代指农历正月初一,也叫元日,现在我们称之为春节。《尚书大传》对之释曰: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称“三朝”,指的也正是农历正月初一。为庆祝新年的这一段时间,中国历代有很多习俗,其中,宫廷贵族、风流雅士将插花供奉于堂上,以表示对天、对祖的敬意,配......
[期刊论文] 作者:朱曹举, 来源:中国收藏 年份:2014
古今文艺史上,名家辈出,各领风骚,自是常见。常有好事之人,以南、北两地,名家艺匠三三两两,兼而论之。明清之际,蔚然成风,文人骚客清谈著述中多有论之。有清一代,至民国、当代,南北共论之风,亦不鲜见。  南黄北齐  “南黄北齐”,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画坛名词或概念,其历史......
[期刊论文] 作者:朱曹举, 来源:中国收藏 年份:2012
拍卖作为艺术市场中的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画廊几乎共同掌控了整个艺术品的交易体系。对于任何利益共同体而言,维护其市场价值的最大化永远是第一要义,而当代艺术在数年的膨胀发展和天价之后难以继续上演拍卖的高价神话,而更年轻一代的艺术家群体羽翼尚未完全丰......
[期刊论文] 作者:朱曹举, 来源:中国收藏 年份:2013
所有的情节都充满意味,也许,这事儿发生在王维身上再合适不过,历史的巧合就在于,它恰恰就发生在了王维身上。  现在,我们只能假设盛唐的某个时刻,王维画了《袁安卧雪图》,这似乎是一件平凡得不值得人们将它记住的作品,至少在唐代是这样的。这件作品源自“袁安卧雪”—......
[期刊论文] 作者:朱曹举, 来源:中国收藏 年份:2012
时间:1942年 / 地点:延安 / 人物:古元  解说:一只小刀,一块木板,成为了延安美术创作的核心。在极其严酷的条件下,古元与众多木刻艺术家用“刀和板”,鼓舞军民的抗日斗志,更将延安木刻运动推上了顶峰。  1942年10月14日上午,位于山城重庆七星岗中苏文化协会的门前热闹......
[期刊论文] 作者:朱曹举 张兰, 来源:中国收藏 年份:2012
中国画家以葫芦为题材入画者可谓久远矣,作为民俗题材,多为画工为之。葫芦入画最初多为佛道人物所携之法器宝物,而花鸟画家涂写葫芦者已入明清矣,近现代画家亦多有此雅好。吴昌硕、赵之谦、齐白石、陈半丁、于非厂,朱屺瞻、王个、杨善深等大家都有葫芦作品传世,其中吴......
[期刊论文] 作者:朱曹举 熊瑞, 来源:中国收藏 年份:2012
白菜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菜品之一,如此朴素无华的平民家常菜在中国先贤圣哲鬲甑匏革的俗世生活中演绎出丰富多姿的文化内涵,这是中国文化的常态,也是历代文人骚客的专利之一。  物质的极大丰富和时令蔬果界限的模糊与消失,使得白菜在当下的生活中毕显清淡之本态......
[期刊论文] 作者:朱曹举,张福侠,, 来源: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2012
从中国画史的整体面貌来看,在从《古画品录》到《唐朝名画录》的这几百年里,"逸"无论是在画学理论还是在画家审美意识中都只是肇始阶段,相较于宋、元、明的"逸品""逸格"和"逸...
[期刊论文] 作者:朱曹举 张福侠, 来源:中国收藏 年份:2012
收藏行为肇始于皇家自是不言而喻的事实,历朝历代的收藏皆以皇家为主、民间为辅的制式而绵延。从目前的史料来看,真正民间收藏行为的兴盛应出现在唐代。  收藏行为肇始于皇家自是不言而喻的事实,历朝历代的收藏皆以皇家为主、民间为辅的制式而绵延。收藏对于皇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