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6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成松, 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1998
豆产量进行两轮S1家系统的轮回选择,结果表明:大豆产量从C0的1378.0kg/hm^2增加到C2的1628.8kg/hm^2,平均每轮增收9.13%。...
[期刊论文] 作者:朱成松, 来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年份:1986
榕江县在完成农业区划以后,就认真地抓了成果应用,从而促进榕江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闻名全国的榕江西瓜。根据农业区划,榕江县热量资源丰富,年均温18.1℃,无霜期354天,日照...
[学位论文] 作者:朱成松, 来源:复旦大学 年份:2004
三重测交设计(Triple Test Cross,TTC)是Kearsey和Jinks在1968年提出用来检测上位性效应和估计数量性状遗传结构的一种遗传交配设计方法。在随机模型和固定模型下本文独立地对...
[学位论文] 作者:朱成松,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朱成松,, 来源: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年份:2008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及其在教育、教学中过分强调了它的学科理论性、思想性,忽视了人文发展和人文性的教育.面对社会生活信息化的经济发展全球化,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教学必须...
[期刊论文] 作者:朱成松,王学军, 来源: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年份:1999
在田间自然虫源条件下,对503份国内外大豆种质资源抗虫进行了鉴定,筛选出对本地大豆食叶性害虫表现抗性的资源5份,感性的资源6份。研究了其中182份资源抗虫性与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大......
[期刊论文] 作者:顾和平,朱成松, 来源:上海蔬菜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朱成松,顾和平,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1998
通过对503份国内外大豆种质资源食叶性害虫抗性的自然鉴定,发掘出对本地大豆食叶性害虫表现抗性的资源7份,主要抗豆芜菁的5份,主要抗大豆毒蛾的5份。其中大多数资源的抗性水平高于已鉴......
[期刊论文] 作者:朱成松,朱陈, 来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年份:1996
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是农业的基础工作,农业区划从无到比优秀成果为领导内,为部门所应用。之所以能获得较大成绩,主要是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农业区划队伍人员努力奋斗。农业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朱成松,许军, 来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年份:1991
综合开发是农业发展之路。为了搞好农业区域总体规划和区域开发,贵州省农业区划委员会提出在全省9个地州市选择不同类型的11个乡,开展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实施试点的方案,得到省...
[期刊论文] 作者:朱成松,蒋国庆, 来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年份:1987
贵州省农业生态建设对策研讨会于1986年12月16日至19日在贵阳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农业科技理论学者,党政领导干部,以及基层工作者共153人,收到论文84篇。这次会议是贵州省人民...
[期刊论文] 作者:朱成松,顾和平, 来源:大豆通报 年份:1997
轮回选择的原理及其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朱成松顾和平陈新(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14)杂交育种方法是自花授粉作物品种改良的主要方法。然而,由于遗传基础的局限性对......
[期刊论文] 作者:朱成松,顾和平, 来源:大豆通报 年份:1998
大豆空秕粒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京市210014朱成松顾和平陈新大豆植株形成荚果后,遇到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常常伎籽粒不能正常形成,或外壳鼓起,荚......
[期刊论文] 作者:顾和平,朱成松, 来源:大豆通报 年份:1997
大豆品质籽粒的进一步改良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1顾和平朱成松陈新大豆的品质改良经过了表观品质的改良,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提高等阶段。蛋白质和脂肪组份的改......
[期刊论文] 作者:顾和平,朱成松, 来源:大豆通报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朱成松,顾和平, 来源:大豆科学 年份:1999
本文概述了大豆抗虫基因及其修饰,载体的构建,遗传转化的方法,转基因植株后代抗性表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作者:朱成松,顾和平, 来源:大豆科学 年份:1998
本文首先介绍了多元正态分布函数近似计算的方法,并应用该法以苏89-2的高世代品系为材料,对纯系育种中多个性状综合选择时所需群体的规模作了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朱成松,陈新, 来源:大豆科学 年份:2000
对两个大豆高世代品系进行再选择。研究了几个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潜力,探讨了性状再选择的可能性。分析了两个品系中8个性状和3个产量性状的综合遗传变异度。在一定选择压......
[期刊论文] 作者:陈新,朱成松,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04
以3个大面积推广的春大豆品种(宁镇3号、灰荚2号和日本晴3号)为母本与3个转基因抗草甘膦品种(ARG4、ARG5和ARG6)杂交,对杂交后代F1、F2、F3和BC1的抗除草剂特性进行遗传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陈新,朱成松, 来源:大豆科学 年份:1997
利用5个亲本配制的3个杂交组合,研究共杂种后代F2-F4代蛋白质含量遗传变异的特点及早世代分组选择的效果。结果表明:(1)大豆蛋白质含量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但也存在一定的显性效应。(2)相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