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65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朱卓毅,,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2007
本研究在实验室建立了海洋中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测定了长江下游徐六泾、长江口和毗邻东海北部海区悬浮颗粒物以及现场有机物降解培养实验......
[学位论文] 作者:朱卓毅,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2007
本研究在实验室建立了海洋中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测定了长江下游徐六泾、长江口和毗邻东海北部海区悬浮颗粒物以及现场有机物降解培养实验......
[期刊论文] 作者:章志刚,朱卓毅,, 来源:江西化工 年份:2008
天津合生国际公寓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卫津南路与水上北路交口的西南方,周边交通便利并极具商业价值。是合生创展集团进驻天津市区的首个集公寓、商业为一体的高层、高端项目。...
[期刊论文] 作者:章志刚,朱卓毅,, 来源:江西化工 年份:2008
京津新城项目是集工业、科研、教育、休闲、会展、商贸、居住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共由文化传承板块,休闲度假、峰会、会展板块,生态宜居板块、康乐保健板块,商贸物流板块,京津新城......
[期刊论文] 作者:高小丰,吴莹,朱卓毅,,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2015
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溶解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是海洋中溶解有机质的重要来源,浮游植物死亡后释放的新鲜溶解有机质活性高、数量大、生物可利用性高,其降解...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文超,王焱,朱卓毅,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21
老爷海是海南岛东岸的一处潟湖,受强烈人类活动(尤其是养殖活动)影响,其水体富营养化并伴随低氧.在选取的旱季和洪季(2010年4月和2011年8月),老爷海适值低氧期间,对老爷海开...
[期刊论文] 作者:鲍红艳,吴莹,朱卓毅,张经,, 来源:海洋环境科学 年份:2010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长江口E5柱状沉积物中叶绿素a(chlorophyll a),岩藻黄素(fucoxanthin),叶黄素(lutein),玉米黄素(zeaxanthin)等13种色素的变化,大部分色素从表层到...
[期刊论文] 作者:林晶,吴莹,张经,朱卓毅,, 来源:海峡科学 年份:2009
2005年8月对长江口海域的有机碳分布调查表明,表层水体有机碳浓度从河流向外海递减。底层水体的溶解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浓度的最高值均出现在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内。最大浑浊带...
[期刊论文] 作者:张莹莹,张经,吴莹,朱卓毅,, 来源:环境科学 年份:2007
根据2006-06、2006-08、2006-10对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的大面调查,分析航次B断面上的溶解氧及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并对长江口外溶解氧低值的成因及其与海水稳定度、营养盐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邵亮,吴莹,朱卓毅,张经,, 来源:海洋环境科学 年份:2011
2006年每月在长江口徐六泾采集颗粒态样品,进行颗粒态氨基酸(PAA)、颗粒态有机碳(POC)、颗粒态氮(PN)和叶绿素(Chl-a)的分析测定,以了解长江口徐六泾颗粒态氨基酸的月季变化...
[期刊论文] 作者:沈冰良,崔莹,朱卓毅,吴莹,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4
于2007年t、4、7、10月在苏州河、黄浦江4个采样点采集表层水样,分析了颗粒态氨基酸(ParticulateAminoAcids,PAA)的组成及含量;并对比分析了北新泾、河南路桥、十六铺和嫩江码头4...
[期刊论文] 作者:朱卓毅, 张利华, 周菊珍, 张经, 来源:海洋环境科学 年份:2004
于2002年4~7月在苏州河、黄浦江4个采样点采集水样,并用连续流动分析仪进行NH3-N、NO2-N、NO3-N、PO4-P、SiO3-Si等5个项目含量的测定.对比分析北新泾、河南路桥、十六铺和嫩...
[期刊论文] 作者:李英,张经,邓鸿,王道儒,朱卓毅,,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2014
在海南岛形成春旱时,老爷海潟湖内常常发生网箱养殖鱼类因缺氧(DO【2mg/L或者【30%)而迅速(1—2天内)大规模死亡的事件;然而,其中的缺氧成因至今仍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本文在2...
[期刊论文] 作者:田丽欣,吴莹,林晶,朱卓毅,张经,, 来源: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2010
2006年12月在海南省东北部河流万泉河和文昌河以及周边的红树林和珊瑚礁体系采集水样,测定其溶解有机碳(DOC)和颗粒有机碳(POC)的含量。结果表明,万泉河水体中DOC和POC的平均浓度......
[期刊论文] 作者:林晶,吴莹,张经,杨世伦,朱卓毅,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2007
2003年6月-2005年7月在长江口每月采集表层水样,测定溶解有机碳(DOC)和颗粒有机碳(POC).结果表明,DOC和POC平均浓度分别为1.59±0.21和0.91±0.42mg/L,其中枯季的DOC浓度...
[期刊论文] 作者:于灏, 吴莹, 张经, 姚庆祯, 朱卓毅,, 来源: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2007
为探讨长江流域中植物和土壤的木质素特征,应用碱性氧化铜分解-气相色谱检测法对长江流域的典型植物和土壤样品中的木质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植物具有较宽的C/...
[会议论文] 作者:叶祁,王晓娜,朱卓毅,吴莹,张经, 来源:第三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会议论文] 作者:李明,朱卓毅,许学伟,吴莹,刘素美, 来源:第四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CESS2016) 年份:2016
[期刊论文] 作者:朱卓毅,张经,吴莹,张莹莹,林晶,季倩,,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2013
有机质降解是低氧形成的重要原因。长江口外的低氧近几十年来日趋恶化,引起了大量学者关注,但现场有机质降解及相关的耗氧速率还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人工控制体系溶氧(DO)水平,于......
[会议论文] 作者:宋国栋,刘素美,朱卓毅,翟惟东,张经, 来源:第四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CESS2016) 年份:2016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