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12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曾浪清, 唐三元,,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年份:2014
肱骨近端骨折(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PHF)是临床常见的骨折,其发病率逐渐增加。深入了解其解剖结构、骨折分型及充分的影像学评估有助于理解骨折的形态及合理的临床治...
[期刊论文] 作者:曾浪清,陈云丰, 来源: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年份:2012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5%左右[1].在年龄> 65岁的老年人中,其发生率仅次于髋关节及桡骨远端骨折[2],且低能量创伤、骨质疏松的老年骨折的发生率近年来逐渐增加[3].根据Neer分型[4],骨折块移位>1cm或成角>45°定义为移位骨折.无移位或轻度......
[期刊论文] 作者:张明, 曾浪清, 陈云丰,, 来源:国际骨科学杂志 年份:2015
临床上大部分肱骨近端骨折(PHF)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对于此类骨折采用非手术治疗即可取得良好的疗效。而移位性PHF治疗方法多样,主要有经皮克氏针固定、髓内钉固定、切开复...
[期刊论文] 作者:束志勇, 詹鹏, 曾浪清,, 来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份:2018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57例已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固定治疗,评估治疗...
[期刊论文] 作者:束志勇,詹鹏,曾浪清,,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2018
目的 总结分析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创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36例)与B组(40例).A组患者采用微创跗骨窦入路内固定...
[会议论文] 作者:曾浪清,陈云丰,刘燕洁,章伟, 来源: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七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年份:2012
目的: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侧支撑螺钉进行固定,探讨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将30具人工合成左侧肱骨随机分成三组、建立外科颈骨折模型,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A组,近端内侧骨皮质支撑,无内侧支撑螺钉;B组,3枚内侧支撑螺钉支撑而无内侧骨皮质......
[期刊论文] 作者:买买提艾力·吐尔逊, 陈云丰, 曾浪清,, 来源:国际骨科学杂志 年份:2017
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移位的不稳定性肱骨近端骨折常用方法之一,但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除了局部骨质疏松外,缺乏内侧柱支撑是影响内固定力学稳定性及引起术后并发症的重...
[会议论文] 作者:杨辉;唐三元;唐天华;曾浪清;朱亚平;, 来源:2014广东省医学会骨科联合学术大会 年份:2014
  目的 探讨小切口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3月-2013年1月治疗25例桡骨远端骨折.男18例,女7例.年龄19岁至68岁,平均38岁.骨折类型:AO分型,A型8例,B...
[期刊论文] 作者:买买提艾力·吐尔逊,陈云丰,曾浪清, 来源:国际骨科学杂志 年份:2017
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移位的不稳定性肱骨近端骨折常用方法之一,但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除了局部骨质疏松外,缺乏内侧柱支撑是影响内固定力学稳定性及引起术后并发症的重...
[期刊论文] 作者:曾浪清, 陈云丰, 王磊, 陆叶, 张闻, 陈强, 刘燕洁,, 来源: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年份:2012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Neer三部分及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2011年5月,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获12个月以上随访的77例Neer三部分及四...
[期刊论文] 作者:曾浪清, 曾路路, 蒋煜文, 陈阳, 刘燕洁,, 来源:临床骨科杂志 年份:2019
2008年2月~2016年10月,我们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顺行与逆行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41例青少年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41例,男32例,女9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宇,冯少龙,陈泽驹,曾浪清,蒋煜文, 来源: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2023
桡腕关节骨折伴脱位(RFD)是一种罕见的损伤,常合并骨、关节及韧带多个结构的破坏,若诊疗不当将引起严重并发症、影响远期腕关节功能。准确诊断、识别及修复具体损伤的结构是临床诊疗的难点。目前国内外有关RFD的临床诊疗文献多为个案或系列病例研究,少有大宗病例的研......
[期刊论文] 作者:章伟, 陈云丰, 宋文奇, 张闻, 曾浪清, 刘燕洁,, 来源:医用生物力学 年份:2013
目的对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的3种不同内固定方式(螺钉、张力带、肱骨大结节锁定钢板)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比较其稳定性,为临床肱骨大结节骨折内固定物的选择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期刊论文] 作者:曾浪清, 陈云丰, 曾路路, 蒋煜文, 喻伟, 詹鹏,, 来源: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年份:2018
肱骨近端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约占所有骨折的5%,且常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然而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isolated greater tuberosity fracture,IGTF)在临床上则相对少见,IGTF约...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远辉,蒋煜文,曾浪清,林志荣,向阳,符江, 来源: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2018
目的评价二种复位、固定方式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对74例三踝骨折患者(均伴中大块后踝骨折)进行研究。随机分两组:一组,间接复位、经皮从前......
[会议论文] 作者:陈云丰,曾浪清,刘燕洁,王赤宇,王磊,张闻, 来源: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七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年份:2012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重建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12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4例,女71例;年龄18~88岁,平均54.6岁.骨折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57例,三部分骨折62例,四部......
[期刊论文] 作者:唐三元,陈云丰,曾浪清,杨辉,魏海峰,张闻,唐天华, 来源: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年份:2014
目的 探讨一期植骨在锁定钢板治疗嵌插型肱骨近端骨折术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3年2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39例嵌插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男13例,女26例;年龄22~81岁,平均58.8岁.骨折均为嵌插型,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5......
[期刊论文] 作者:曾浪清, 陈云丰, 张长青, 曾炳芳, 王磊, 宋文奇, 张, 来源:医用生物力学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刘燕洁,陈云丰,曾浪清,王海明,王磊,魏海峰,陈强, 来源:医用生物力学 年份:2004
目的 对比三 Endobutton技术解剖重建喙锁韧带与改良Weaver-Dunn术式的生物力学表现.方法 12具新鲜冰冻尸肩,分别从前、后及上3个方向对标本施加70 N应力,测量锁骨相对于肩胛...
[期刊论文] 作者:曾浪清,陈云丰,刘燕洁,陈强,王赤宇,王磊,张闻, 来源: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年份:2004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固定肱骨近端骨折术中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重建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且获得随访的12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