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7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曾士迈,,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62
1.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强度是越冬菌量、流行速度和传播效能三变数的函数、2.流行速度的实地测算可利用普朗克(Van der Plank1960)的公式:r=(230)/(t2-t1)log (mx2(1-x1))/(x1(1-x2))…......
[期刊论文] 作者:曾士迈, 来源:植保技术与推广 年份:1994
从持续农业看植保曾士迈(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100094)持续农业,或称持久农业(Sustainableagriculture),涉及农业发展方向问题,是近年研究热点之一,十分值得重视。各有关学科也须在持续农业的指导思想下发展出相适应......
[期刊论文] 作者:曾士迈,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2003
以小麦条锈病大区流行模型PANCRIN为基础,按小麦成熟期和地理位置分区,加上有关越夏的各种参量,用于越夏过程的模拟.模拟试验结果确认和深化了如下认识:除周年麦外,任何单一...
[期刊论文] 作者:曾士迈,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83
国际植物病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lant Pathology简称ISPP)成立于1968年。第一届大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当时只有18个国家的植病界代表参加,选举了R.K.S.Wood...
[期刊论文] 作者:曾士迈,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1988
记述推证了国内小麦条锈病远程传播的十次事例。根据现有数据,导出了着落区发病数量因菌源区菌量和传播距离而变的对数回归方程。利用该式,可以在有适宜天气过程的条件下,根...
[期刊论文] 作者:曾士迈,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年份:2003
宏观植物病理学是植物病害宏观规律和宏观治理策略的研究,其研究对象的特点是空间广、时间长和系统层次结构复杂.许多植物病害的宏观问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理论意义,如植...
[期刊论文] 作者:曾士迈, 来源:中国棉花 年份:1991
未来的时代将是生物学时代。绿色植物是生物界营养级金字塔的塔基,栽培植物仍将是人类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人口在持续增长,耕地面积在不断缩小,粮食问题日趋严重。植物...
[期刊论文] 作者:曾士迈,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1996
品种的持久抗病性和抗病性的持久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持久抗病性指的是基因型,抗病性持久度是表现型。表现持久的,可能是但未必是持久抗病性;持久抗病性的表现也因环境条件和背......
[期刊论文] 作者:曾士迈,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2002
以小麦条锈病大区流行模型 PANCRIN为基础 ,建成该病抗病性持久度模型 PANCVDE,进行模拟试验 ,结果指出 ,除供试垂直抗病性品种本身的抗小种谱、种植面积和气候条件制约的流...
[会议论文] 作者:曾士迈,, 来源: 年份:1998
一、基础和应用兼顾 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病害发生原因、发展规律及防治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它兼具有基础和应用科学双重性质。 作为一门年轻的科学,百余年来已为农业生...
[期刊论文] 作者:曾士迈,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1996
在多品种-多小种系统的群体动态研究中,各小种在各品种上的相对寄生适合度的测定是一个关键问题。根据推理论证和模拟试验,作者认为:采用相对r值作为寄生适合度的量化指标是合理可......
[期刊论文] 作者:曾士迈,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1996
品种的持久抗病性和抗病性的持久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持久抗病性指的是基因型,抗病性持久度是表现型。表现持久的,可能是但未必是持久抗病性,持久抗病性的表现也因环境条件和背景......
[期刊论文] 作者:曾士迈,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1995
迄今为止,人类的发展大体上是加速度进行的。仅以农业生产和世界人口而论,在九千多年农业历史的前期和中期,农业生产的缓慢发展养育着一个缓慢增长的人口;十九世纪以后...
[期刊论文] 作者:曾士迈,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2004
梨树锈病在我国南北果园均普遍发生,常造成早期大量落叶,严重影响果树生长和产量。梨树锈病是一种转主寄生病害,仅在果树附近种植桧柏类树木较多的城镇郊区发生较重。防治梨锈病......
[期刊论文] 作者:曾士迈,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2004
用小麦条锈病大区流行模型PANCRIN进行的模拟试验结果指出: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能有效地延缓和减轻抗病性丧失,但其效果易受品种面积、流行速率和越夏区面积浮动的影响.布局策...
[期刊论文] 作者:曾士迈, 来源:世界农业 年份:1985
【正】 抗病品种是植物病害综合治理中的首要措施,据估计,农作物病害中有80%以上要靠抗病品种、或主要靠抗病品种来解决。但在主要作物病害中,品种抗病性往往不能持久,一个新...
[期刊论文] 作者:曾士迈, 来源:广西植保 年份:1990
未来的时代将是生物学时代.绿色植物是生物界营养金字塔的塔基,栽培植物仍将是人类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人口在持续增长,耕地面积在不断缩小,粮食问题日趋严重.植物的健康...
[期刊论文] 作者:曾士迈,,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1988
现代植保科学可分植保硬科学和植保软科学两大部分,既要研究有害生物的生物学规律和防治技术原理,又要研究综合技术体系的协调和实施方法,以及植保工作的管理和优化。植保工...
[期刊论文] 作者:曾士迈,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87
近代科学飞速发展,互相渗透,新的学科和理论不断提出。各种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的建立,为复杂和难于解决的问题提出了途径,系统工程即为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作者提出...
[期刊论文] 作者:曾士迈,, 来源:病虫测报参考资料 年份:1981
近20年来,植病流行学发展颇快。植病流行学之于植物病理学,与其说是分支,不如说是整个植病学的一个侧面观,一个群体观,一个动态观,一个定量分析又综合的动态观。流行学的应...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