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66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曹荫之,,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份:1985
本文论述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低合金及微合金高强度钢方面的优势及应注意事项,利用少量或微量合金元素控制轧制、控制冷却工艺,取代昂贵的进口热处理合金钢,发挥现有设备的潜力,...
[期刊论文] 作者:曹荫之, 来源: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工艺 年份:1982
一、前言 结构钢材的使用性能中最主要的是机械性能,而机械性能中强度又居首位。近三十年来,由于轻型结构的要求,结构钢正朝着高强度方向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低合金高强度(H...
[期刊论文] 作者:曹荫之,付俊岩, 来源:钢铁钒钛 年份:2000
介绍了钒在低、微合金化钢中的作用以及钒微合金化钢的重点产品;回顾了中国低、微合金化钢的开发情况;阐述了中国开发含钒微合金化钢的前景。...
[期刊论文] 作者:曹荫之,姚卫薰, 来源:钢铁 年份:1995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甘年来有关低碳低合金中发裂的一些重要实验结果,指出当这类钢用于重要用途时,仍不可忽视预防发裂的问题,并应在相应的技术条件中有所规定,钢板中的发裂因与偏......
[期刊论文] 作者:曹荫之,婚卫薰, 来源:国外钢铁 年份:1997
综合两个国际学术会议伯几篇重要文献,阐述了国际上微合金钢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微合金高性能多的钢种设计及其生产工艺新概念,着重讲述了微合金化钢板带材的生产工艺新进展以及发......
[期刊论文] 作者:曹荫之,姚卫薰,, 来源:机械技术史 年份:2004
结合中国古代战事和金属冶炼与制作技术,简述中国古代冷兵器矛和盾的演变。Combined with the ancient Chinese war and metal smelting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brief...
[期刊论文] 作者:刘景荣,曹荫之,毛磊, 来源: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年份:1994
研究了GCr15钢片状珠光体温变形过程中组织结构的变化。对变形中发生的变形应力随变形量增加而降低的动态软化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变形中,渗碳体片发生了明显的断...
[期刊论文] 作者:毛磊,刘景荣,曹荫之, 来源:东北工学院学报 年份:1993
研究了 GCr15 钢的温变形对球化退火的影响。结果表明:珠光体温变形显著加快了碳化物球化过程。随变形量、变形速度的增加及变形温度的降低,球化速度增加,变形量是影响球化速...
[期刊论文] 作者:毛磊,刘景荣,曹荫之, 来源:河北冶金 年份:1997
通过对GCr15钢在500~700℃范围内进行温拔试验和温拔后的球化退火试验,研究了温拔对球化退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拔过程中GCr15钢具有良好的塑性和较低的变形抗力。温拔加工显著促进了拔制后碳......
[期刊论文] 作者:曹荫之,谢仕柜,吴宝榕,, 来源:鞍钢技术 年份:1984
近20年来,低合金钢的发展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革命。这种革命涉及新钢种(如塑性诱导相变[TRIP]钢)的发展较少,而涉及应用已有的知识改善工艺技术以及把研究成果和冶金基本原理...
[期刊论文] 作者:原永良,舒康颖,曹荫之,, 来源:钢铁 年份:1989
鞍钢生产50 km/m重轨,通常用铝终脱氧,钢中生成链状Al_2O_3夹杂,轨头容易产生剥离等缺陷。为提高其使用寿命,采用硅钙钒镁等复合金属终脱氧,使得夹杂物的组成、形态、分布发...
[期刊论文] 作者:谢仕柜,曹荫之,吴宝榕,, 来源:钢铁 年份:1984
国际高强度低合金钢工艺与应用会议于1983年10月3~6日在美国费城召开,参加会议有十六个国家,九十余篇文章。会上由Pickering,F.B.做主要动向报告。认为近20年来低合金钢的发...
[期刊论文] 作者:曹立,齐广霞,姚卫薰,曹荫之, 来源: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份:2000
研究了低碳锰钼铌钢终轧温度及轧后冷却速度对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为了获得500MPa以上的屈服强度及较理想的综合性能,终轧温度以在820~900℃之间为宜.轧后喷水冷却,...
[会议论文] 作者:曹立,齐广霞,姚卫薰,曹荫之, 来源:铌钢和铌合金——中国-巴西学术研讨会 年份:1999
本文研究了低碳锰钼铌钢终轧温度及轧后冷却速度对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阐述了等温转变曲线的测定所表明的奥氏体转变特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