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85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易明初,, 来源:地质力学学报 年份:1995
“华北系”是华北地块新生代时期普遍发育的NNW向构造体系。昌围地区是华北地块的一个缩影,特别是伊逊河—滦河构造带,集中了全区3个带、61个NNW向压性或压扭性构造点中的40%,活动构造现象十......
[报纸论文] 作者:易明初,, 来源: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 年份:1989
本文论述了长江流域活动构造、新构造盆地、现今地壳形变和地震活动等新构造运动的规模、性质及展布特征;以构造体系为核心,结合其它有关因素,把该区地壳稳定性划分为三个一...
[期刊论文] 作者:易明初, 来源: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年份:1978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隆起地区,具有“世界屋脊”之称。多年来,为国内外地质学家所注视,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我国科学工作者为了揭开青藏高原的奥秘,为人类开发利用大自然,进行了各种不同的科学考察。虽然,取得的资料较零星,但极为......
[期刊论文] 作者:易明初, 来源:地质力学学报 年份:1995
“华北系”是华北地块新生代时期普遍发育的NNW向构造体系。昌转地区是华北地块的缩影,特别是伊逊河一滦河构造带,集中了全区3个带、61个NNW向压性或压扭性构造中的40%,活动构造现象十分典型......
[期刊论文] 作者:易明初, 来源:地质力学学报 年份:1996
贝加尔裂谷系的断裂发育阶段和沉积作用过程基本一致、除沉积作用前的前裂谷断裂已经活化外,整个裂谷系的的发育及演化过程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即新世中晚期-上新世早期的开始阶......
[期刊论文] 作者:易明初,, 来源: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 年份:1994
黄龙一九寨沟位于四川西北,属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龙门山北段,地势东高西低,岷山主峰雪宝顶屹立于黄龙之南。区内块体分别受岷江断裂、雪山断裂、荷叶断裂和虎牙关断裂的控制。...
[期刊论文] 作者:易明初, 来源:地球学报 年份:1996
新生代地质时期如同前期地质时期一样,同样发生过造山运动,由于地质历史时期的短暂或运动正在发展过程之中,其强烈程度显示较差,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但是,只要中研究中国大小山川......
[期刊论文] 作者:易明初, 来源: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年份:1989
本文论述了法国中央高原及毗邻地区的新生代地层、地貌、构造形迹和火山活动等所反映的新构造活动类型及特征,综合分析了中央高原的隆升和构造应力场的演变。提出了高原强烈...
[期刊论文] 作者:易明初, 来源:地球学报 年份:1993
渭河地堑盆地新构造运动表现繁多,运动类型齐全。本文侧重从多层地形、切割地形、沉积厚度、岩相变化、地形变、活动断裂、地裂缝、黄土节理与切沟等方面,结合建造与改造,讨...
[会议论文] 作者:易明初, 来源:第七届全国地质力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本文对活动构造体系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论述。文章认为,该体系奠定了我国的各种类型的构造型式和构造体系,如纬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和扭动构造体系等三大主要构造体系等......
[会议论文] 作者:易明初, 来源: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5
本文对青藏高原线路工程地段冻融地质灾害及工程地质评价进行了论述。文章认为,在海拔4000余米的雪域高原进行线路工程建设,除影响安全因素的地震和活动断裂外,冻融地质灾害...
[期刊论文] 作者:易明初,, 来源: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 年份:1989
本文通过广东核电站地区夷平面、阶地、层状溶洞等层状地貌特征及发育程度的调查研究,了解到该区的新构造运动具有上升、平静相间以间歇性上升运动为主的特点,在时间上,早期...
[期刊论文] 作者:易明初,, 来源: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 年份:198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四化建设的需要,对地震地质、工程地质和地热地质等学科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加强对活断层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活断层”一词提出...
[期刊论文] 作者:易明初,, 来源: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年份:1982
本文所指的盆地仅限于昆仑山口至六十二道班之间,呈北西西向延伸,面积均50平方公里,是昆仑山南侧第四纪沉降盆地组成部分之一。盆地北缘是昆仑山脉,东面最高峰拔海6000米以上...
[期刊论文] 作者:易明初,, 来源: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年份:1982
青藏线由格尔木至不冻泉地段,位于青藏高原的北部。布尔汉布达山、昆仑山呈东西向横贯全区。发源于昆仑湖的昆仑河呈东西向流经纳赤台、昆仑桥,然后折向北为格尔木河,流入柴...
[期刊论文] 作者:易明初, 来源:中国地质 年份:1983
广东核电站是广东省同香港合资拟建的一座核电站,装机容量180万瓩.国家和广东省政府对此电站的筹建非常重视,自1980年以来,先后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了区域地质、第四纪地质、地...
[期刊论文] 作者:易明初,, 来源: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 年份:1985
近年来,国际上对活动断层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广泛,涉及到活动断层的定义、时期、类型、速率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其中,美国 D.B.斯利蒙斯(Slemmons)等的“活断层定义”一书,概...
[期刊论文] 作者:易明初,, 来源: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 年份:1982
前言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吸引着广大的中外地质学者。尤其挽近时期以来,高原的发展演化更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为此,本文依据大量挽近构造资料,对高原隆起运动特征和...
[期刊论文] 作者:В.А.АПРОДОВ,易明初,, 来源:世界地质 年份:1983
地壳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曾经经历过几次由海洋转变为大陆以及继之以大洋化的漫长的周期。最后一次转化周期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即包括大致6亿年的一段时间。在这个...
[期刊论文] 作者:易明初,, 来源:地球 年份:1988
1987年6月—7月,继"渭河地堑新构造研究"的中法合作项目之后,我们去法国进行了一次地质考察。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奇特的现象,以飨读者。压坑石:压坑石的形成因素很复杂,并非一定是冰川作用才能造成。在法国考察所见的压坑石主要出露在下渐新统砾岩和中新统下部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