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76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施能浦,, 来源:中国稻米 年份:2015
本文分析了20年来我国水稻生产、消费和贸易的变化,认为只有"保红线(即保种植面积3 000万hm2,稻谷总产2亿t)攻单产"才能保证我国稻谷95%以上的自给率。并预测了2030年我国稻...
[期刊论文] 作者:施能浦,, 来源:台湾农业探索 年份:1996
台湾的“三生”农业施能浦(福建省农业厅)1996年8月中下旬,应台湾农场经营协会邀请,随三明市团组,一行10人,赴台进行农业考察与交流。考察18个不同类型的农场、台湾农业试验所、水产所、茶改......
[期刊论文] 作者:施能浦, 来源:资源科学 年份:1987
【正】 笔者对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A.konjac))种植史、资源、生产和利用进行了调查研究,参阅国内外发展动态,深感魔芋是一种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的作物。近期来更是...
[期刊论文] 作者:施能浦, 来源:台湾农业探索 年份:2008
本文通过调研和认真分析相关资料,剖析20多年来闽台农业合作从试探到提升的4个发展历程,肯定其成效和作用,找出发展中的问题。根据闽台关系出现新形势,梳理出:出台“先行先试”法......
[期刊论文] 作者:施能浦, 来源:中国稻米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施能浦, 来源:中国稻米 年份:1997
单季中稻区改一季稻为中稻一再生稻,单产普遍比单种提高50%~70%。但再生季单产水平相距颇远,大体可分为四个档次,即低产:<3000kg/hm2;中产:3000~4499kg/hm2;高产:4500~5999kg/hm2;超高产:≥6000k......
[期刊论文] 作者:施能浦,, 来源: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1992
一、杂交中稻-再生稻亩产吨粮的可行性福建有单季中、晚稻460万亩左右。调查发现,在温光资源利用上种两季不足。种一季有余的稻田达150万亩以上,可用来培植中稻-再生稻。1988...
[期刊论文] 作者:施能浦, 来源: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1990
福建人多地少(1989年2896万人,人均0.64亩),人增地减(解放以来人口增1708多万人,增长1.4倍;与1956年最高耕地面积2231.9万亩比,耕地减少374万亩,下降17%),常年缺粮(15亿公斤左...
[期刊论文] 作者:施能浦, 来源: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施能浦,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施能浦, 来源:台湾农业探索 年份:2008
本文通过调研和认真分析相关资料,剖析20多年来闽台农业合作从试探到提升的4个发展历程,肯定其成效和作用,找出发展中的问题。根据闽台关系出现新形势,梳理出:出台“先行先试”法......
[期刊论文] 作者:施能浦,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92
根据多年实践,总结出在单季稻区推行杂交中稻—再生稻,实现近万亩两季亩产超吨粮的技术经验。提出以“多桩、高桩、高肥,争多穗,夺高产”主攻目标及相应的配套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施能浦, 来源: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1996
本文分析了福建粮食生产的成就与问题,认为福建缺粮主要是缺饲料粮,提出树立大食物观,每年增产百万吨食物总量,扩大食物源,降低口粮量,立业开发饲料粮,开源节流500万吨饲料粮;导向发展高......
[期刊论文] 作者:施能浦, 来源:福建农业 年份:1997
一、田园化 台湾属多山海岛,农业的发展主要在四大平原,即台北花莲纵谷平原、宜兰平原、屏东平原、台南平原。四大平原多在西部沿海一带,约占全岛面积的1/3。可耕地107万公顷...
[期刊论文] 作者:施能浦, 来源:福建农业 年份:1995
人类栽培双季稻已有悠久的历史。单季稻改为双季稻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的一大成就。但是,栽培双季稻易受“三寒”(倒春寒、梅雨寒、秋寒)影响,产量不稳;春耕春播和...
[期刊论文] 作者:施能浦, 来源: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1994
杂交早稻再生稻特性与栽培技术研究初报施能浦(福建省农业厅)在光温资源一季稻作有余,雨季不足的地区,培育再生稻,充分利用光温资源,多收一季粮食,已在生产中广为应用。对温光资源充......
[期刊论文] 作者:施能浦, 来源:再生稻 年份:1997
本文着重总结了单季稻区推行杂交中稻--再生稻,实现亩产超吨粮技术经验,提出以“多桩、高桩、高肥、争多穗、夺高产的主要目标,论述采取相应措施的栽培原理与配套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施能浦, 来源:福建农业 年份:1996
我国三系杂交水稻选育成功,举世瞩目,在粮食增产中发挥重大作用。特别是我省汕优63的培育成功,累计推广6.4亿亩,增产稻谷400多亿公斤,成为良种推广上的一大创举。 为了进一步...
[期刊论文] 作者:施能浦,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1991
该文对我国杂交稻再生制种的不同方式,应用现状和意义,以及再生制种亲本生育特点、育性变化情况和制种技术,作了较全面的综述。...
[期刊论文] 作者:施能浦,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84
为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生产并摸索其超千斤栽培规律、验证和确定其各生育时期的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分析气候资源对其影响、提出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比较其经济效益,进而绘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