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905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施伟青, 来源: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1997
台湾学者周明德先生的《天气对“澎湖癸亥海战”之影响》(下简称周文)一文,利用一些史籍中关于当时气候的记载,对清初福建水师提督施琅选择于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年,1683年)六...
[期刊论文] 作者:施伟青,,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睡虎地秦墓竹简》(以下简称秦简)的出土,对于推进文献记载语焉不详的秦土地制度的研究,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十几年来史学界在这方面已取得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
[期刊论文] 作者:施伟青,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施伟青,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施伟青,,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正】 对西汉政府与匈奴之间所建立的和亲关系,史学界已作了颇多的研究,然而,莫衷一是。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和亲的若干问题略作探讨,并与某些观点商榷。一、西汉前...
[期刊论文] 作者:施伟青,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1984
关于《睡虎地秦墓竹简》(以下简称秦简)所记载的“隶臣妾”的身份问题,史学界已作了不少的研究,但是颇有歧见,或以为“隶臣妾”只是“官奴隶”;或以为“隶臣妾”仅仅是...
[期刊论文] 作者:施伟青,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2002
本文主要根据秦简《日书》的材料 ,对战国时期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作了研究 ,阐述其具体表现 ;并进而探寻在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秦国统治区内商品经济能够得到...
[期刊论文] 作者:施伟青,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1986
张金光同志的《试论秦自商鞅变法后的土地制度》一文,是运用《睡虎地秦墓竹简》(以下简称秦简)所载的有关材料研究秦土地制度的力作,读后受益颇多。然它以为秦推行的是...
[会议论文] 作者:施伟青,, 来源:闽都文化研究 年份:2004
施琅,字尊侯,号琢公,明天启元年(1621)诞生于福建晋江县南浔乡(今衙口村),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逝世。施琅远祖系从河南光州固始南迁,至南宋时,其先世宗输从福清的龙田徙居晋...
[期刊论文] 作者:施伟青,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2003
本文采用睡虎地秦墓竹简、张家山汉墓竹简的材料及史籍的相关记载 ,对秦汉时期的私家奴婢作了探讨 ,指出该时期的奴婢情况复杂 ,应作深入、具体的分析和评价 ,不宜以偏概全...
[期刊论文] 作者:施伟青,,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2004
施琅进军澎湖几个问题的考订施伟青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师渡海东征,进攻澎湖取得胜利,接着又趁有利之机招抚台湾郑氏集团,使台湾不战而下,实现了台湾与大陆的和......
[期刊论文] 作者:施伟青,,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2007
本文主要根据《张家山汉简》等简牍材料,研究了西汉初年的司法实践,并和秦政权时期作了比较,以阐明汉初统治者在管理社会方面采用了严厉的法律手段。...
[期刊论文] 作者:施伟青,,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战国之前我国“士”的身份如何?对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看法:第一,“士”是“村公社农民”,“平时种地”,战时“执干戈以卫社稷”;第二,“士”是“不劳而食”...
[期刊论文] 作者:施伟青,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论秦末农民起义的口号施伟青对秦末农民起义口号的问题,史学界看法分歧,争论激烈。有人认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秦末农民起义的口号;有人则对这个意见持异议,主张“伐无道,诛暴......
[期刊论文] 作者:施伟青,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1993
新近,周厚强同志的《秦士伍的身份及其阶级属性辩析》一文,对秦“土伍”的身份和阶级属性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士伍”仅仅是指“尝有爵而被夺去爵位的人”。笔者认为周...
[期刊论文] 作者:施伟青,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1982
【正】 黄今言同志的《汉代田税征课中若干问题的考察》一文,认为西汉文帝时期,不存在着“十余年不收田租”的事实.这一看法是值得商榷的.对此,本文拟提出自己的粗浅意见,以...
[期刊论文] 作者:施伟青,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4
康熙时期的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为海峡两岸的统一以及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年是清廷统一台湾320周年,探讨施琅在统一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可以给今人予启迪...
[期刊论文] 作者:施伟青,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86
钱剑夫同志的《试论泰汉“正卒”徭役》一文,对众说纷纭的秦汉徭役起役、止役的年龄、年限和正卒徭役的具体内容作了新的探究。读后受益匪浅,只是其中一些提法似不尽妥当。本文拟对秦汉徭役略作探讨,井与钱剑夫同志商榷,祈望得剑教正。......
[期刊论文] 作者:施伟青,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对于西周时器铭文中的“鬲”或“人鬲”,史学界历来认为是奴隶。对此,笔者认为是值得商榷的。以下提出自己的浅见,希望得到史学界同行的教正。一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关于“鬲”与“人鬲”的材料只有两条:成王时器《令毁》铭文。“姜赏令贝十朋,臣十家,鬲百人,公......
[期刊论文] 作者:施伟青,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孟子生活于封建制度刚刚建立的战国时期。其时,奴隶制度的覆灭已成定局,周王室名存实亡;割据称雄的诸侯国忙于旨在加强统治、富国强兵的内部社会改革和对外展域拓土的兼并战争。孟子面对风云变幻、狼烟迭起的动荡形势,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奔走呼号......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