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2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於可训,,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18
近现代文学革新是依托传统进行的,现代新文学是从传统逐渐蜕变出来的。近现代文学革新的反传统,不是整体性的,而是单边的,要"推倒"的是文人创作的正统诗文的传统,所接续的是...
[期刊论文] 作者:於可训,,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8
文学创作的主体是人,人既然不是"孤立的" "寓言式的抽象品",文学创作的主体性也就不会是纯粹的思辨哲学的一个抽象的命题,而是与人置身其中的实践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期刊论文] 作者:於可训,,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15
现代中国文学创作对与忠孝观念有关的文学题材所作的艺术处理,和不同时期作家对忠孝观念所持的态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忠孝观念作为一种思想文化资源,也逐...
[期刊论文] 作者:於可训,,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1987
一我们所说的社会学批评,当然是指它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特殊分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批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批评在欧洲各国开始活跃的三十年代,恰恰也是在中国开...
[期刊论文] 作者:於可训,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3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女作家,也是在革命队伍中遭受磨难最多的女作家。这位个性独特、才华出众的女作家的创作,从她初涉文坛的20年代到她复出后的80年代,几乎贯...
[期刊论文] 作者:於可训,,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2004
我们将本次论坛的主题定位为"命运与寓言"。原来想到过把主题定为"暴力与寓言",因为余华前期创作确有一点偏重于有些学者、评论家讲的暴力叙事,但是这又不能概括他后面一...
[期刊论文] 作者:於可训,,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2008
长篇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发展得比较缓慢的文类。从20世纪初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到20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虽然也出现了诸如茅盾、巴金、......
[期刊论文] 作者:於可训,,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3
在读者心目中,方方至少有三副面孔:比较冷峻的,如《风景》的揭示人生世相;比较深沉的,如《祖父在父亲心中》的透视家族历史;比较轻松的,如《白驹》的玩笑世间物事。这三...
[期刊论文] 作者:於可训,,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2008
在我的印象中,叶广芩不但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作家,而且也堪称"最后的贵族"。这印象自然是来自阅读她的那些让她声名鹊起的所谓"家族小说",而不是翻过叶氏(原叶赫那拉氏)的...
[期刊论文] 作者:於可训,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5
对现代文学经典的阐释和重释,是一种历史性的活动。其中既包含有因历史的变动而引起的阐释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的变化,也包含有这种阐释和重释活动的历史本身存在的矛盾和冲...
[期刊论文] 作者:於可训,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3
20世纪50年代,关于新诗形式问题的讨论十分活跃.回归中国诗歌传统,重建新诗格律,是这期间集中关注的诗学问题.本文在系统梳理这期间有关新诗形式问题的几次重要讨论的基础上,...
[期刊论文] 作者:於可训,,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特殊性质的文学接受活动,是文学创造的“最后完成”形式,它以一种新的“生产行为”,使文学创造的意义增殖和价值增殖。同时文学批评又是对文学创造活动的自觉的......
[期刊论文] 作者:於可训,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 年份:2004
创造新格律是20世纪中前期中国诗歌理论的重要一脉。何其芳是中国新诗理论第二次“创格”的主要代表,他的格律诗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建新格律的...
[期刊论文] 作者:於可训,, 来源:写作 年份:2011
如同世界上最早发明文字的一些古老民族一样,中国人用文字记录经验和知识,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活动,即写作活动,也开始得很早。中国古老的甲骨文字,就记载了中国人最早从事写作活动的......
[期刊论文] 作者:於可训,,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1988
【正】 进入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就批评的主体性的凸现、批评的模式和方法的多样化,以及由此造成的批评的整体风貌而言,都堪称五四以来的第二个繁荣...
[期刊论文] 作者:於可训,, 来源:写作 年份:2001
提起长江三峡工程,今天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人们在惊叹当年伟大领袖规划长江三峡工程的雄伟气魄和今天...
[会议论文] 作者:於可训,, 来源: 年份:2004
一中国古代有一种著述传统,叫做"发愤著书",这一传统的经典表述,莫过于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说的一段话:"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
[期刊论文] 作者:於可训,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於可训,,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92
池莉以短篇小说《月儿好》引人注意。《月儿好》很容易让人想起贾平凹的《满月儿》。《月儿好》确实如《满月儿》透着一股灵气,这淡淡的一抹此后便成了池莉的小说的基本...
[期刊论文] 作者:於可训,,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6
最近二十年,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让研究对象负载了过多的意义,有些甚至是互相矛盾、前后冲突的意义指向。这些数量庞大、身份沉重而又矛盾冲突着的意义压迫、肢解着我们的研...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