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79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潜,,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年份:2001
一、课题的缘起与提出我国正面临诸多直接起因于基础教育的急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如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与普及识字阅读(扫盲)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扩大世界交流与“汉字...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潜,,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97
识字教育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戴汝潜《人民教育》杂志连续几期发表汉字识字教学改革的专题介绍,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足以说明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潜,, 来源:广东教育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潜,, 来源:广西教育 年份:2008
关于阅读课程教学的发展阶段,中央教科所戴汝潜研究员详细地进行了层进性序化分析研究,并撰写了此文。这对当前阅读课程教学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潜,, 来源:广西教育 年份:2008
中文阅读教学要树立"正确理念"《阅读课程教学规律性(一)》(见《广西教育》2008年3A期,题目为《阅读课程教学的发展阶段》)阐述了阅读课程的序化设计和阅读教学的阶段性...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潜,, 来源:广西教育 年份:2010
中国语文教育"每况愈下",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那么,究竟为什么会造成今天这种状况的呢?是我们的儿童水平不行吗?不是,今天的学生比历史上任何时代的同龄人都来得聪慧。...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潜,, 来源:内蒙古教育 年份:2015
年年高考,年年会因为作文题引得满城风雨。以笔者之见,盖因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存在歧义。认识上的不同,导致命题的角度、要求、评价各异,以至于形成无休止的、说不清是良性...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潜,, 来源: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年份:2010
《说文解字》之"六书",提供了怎样的思维方式?《说文解字·叙》中写道:"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指示(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无疑是先人用字"直接表意"的写照,或...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潜,,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潜,,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2
丁有宽老师以崇高的爱心、科学的方法、求实的态度 ,4 0余年如一日致力于读写结合的探索 ,主编了“一纲二制读写结合教材”,建立起“读写同步 ,一年起步 ,系列训练 ,整体结合...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潜,,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潜,, 来源:广西教育 年份:2011
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汉字的掌握水平。有些人认为"汉字难学难认",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虽然汉字有近五万个之多,但现代常用字主要有3500个左右,其中的200...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潜,, 来源:广西教育 年份:2008
学前儿童可否识字读书,是涉及语文教育整体布局和调整,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双重价值的重要问题。对此,中央教科所戴汝潜研究员作出了回答。...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潜,, 来源:基础教育研究 年份:2009
由广西玉林市教育局、教科所主持开展的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和教育科研人才"小高地"工程,是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涌现的充满愉悦和希望的浪花。它高举着"科学发展观"的大旗,...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潜,, 来源:内蒙古教育 年份:2014
中央电视台播出首届汉字默写大赛,提出了汉字"危机"的命题,这是半个世纪以来的夺目之举!于是,香港凤凰网凤凰卫视《全民相对论》栏目组织了"汉字是否存在危机"的讨论。笔...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潜,, 来源:内蒙古教育 年份:2013
初春的四月,有幸应邀参加了由内蒙古自治区教研室和《内蒙古教育》杂志联合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教学研讨课题之新颖、与会者发言之踊跃、见地...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潜,, 来源:内蒙古教育 年份:2014
说到阅读教学,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国语文"的阅读教学,因为中国语文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这个独特性是:我们的阅读教学是"中文"阅读,不是"汉语阅读",更不是"西文阅读"。换...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潜,, 来源:内蒙古教育 年份:2014
中国语文教材的内容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长期以白话文为主,当然这是适应现代社会文化普及的需要,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西方语言学"文字记录语言"的理念占据统治地位,所...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潜,, 来源:内蒙古教育 年份:2014
中国语文教育问题的解决,既需要从现代社会生活的现实出发,也需要从汉语、汉字、中文自身规律的现实出发。所谓从现代社会生活的现实出发,是语文教育问题的主导性内容,而...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潜,, 来源:内蒙古教育 年份:2015
在语文教育界,都知道叶圣陶老先生"课文是例子"这句名言。但是,如何理解它,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为"例子",必定是用来说明什么、证明什么,让人理解、认识或掌握什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