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51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戴新成, 来源:新闻知识 年份:1996
近年来,我采写的一些新闻作品中,其中发表在“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上的几篇稿件,被同行鼓励说是下了一些功夫抓出来的“珍品”,这是对我的一种鞭策。 如何才能写有一...
[期刊论文] 作者:戴新成, 来源:新闻知识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戴新成, 来源:新闻知识 年份:1995
我与新闻结缘可以追溯到七十年代初。当年,我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来到石泉县边远偏僻的光明村插队。那时,山村信息闭塞,唯一能知道山外面世界的是“知青屋”订的一份...
[期刊论文] 作者:戴新成,,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7
“我们住了近二十年的小巷子要拆了,镇上将把这里建成休闲广场.”居住在池河镇的弟弟急匆匆地给我打来电话,并从他发来的微信图片中看到,轰隆隆的挖掘机正忙碌着拆掉巷子两边...
[期刊论文] 作者:戴新成,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21
辛丑年春节期间,石泉老城禹王宫搭起了舞台,各文艺社团连续上演了精心准备的四场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喜迎新春,但爱赶热闹的观众寥寥无几.而从初一到正月十五,远在二十公里之...
[期刊论文] 作者:戴新成,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21
街头小巷,乡里人的背篓筐子中賣的是煮嫩玉米棒子,我们一家三代人当早点买回吃了一两个月了,依然是那样香甜。年过八旬的岳母住医院被抢救刚苏醒,问她想吃点啥,她细声说:“苞谷糊肚。”酒席上金灿灿的玉米小饼子成了香饽饽。此时此刻,我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家乡山川那碧波......
[期刊论文] 作者:戴新成,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21
一座拥有近两千年历史的石泉老城,早些年是宁静的,人们只听见绕城而过日夜奔流的汉江的潺潺流水声,还有那一年四季的风声、雨声……这些声音是天籁,不加任何修饰,沉积在人的内心深处。  当然除了天籁还有人籁,安谧的一千来米长的老城也会有偶尔的热闹。春节期间,禹王......
[期刊论文] 作者:戴新成, 来源:百花 年份:2020
装满两个蛇皮袋子的新大米静静地躺在灶房里,散发出袅绕的醉人清香,这是远在百里之外大山中种粮大户龚老汉让出租车司机送来的。龚老汉老俩口在山中租赁乡亲外出打工撂荒的水田种植生态水稻,成为有头脑勤劳致富的典型,我曾给龚老汉拍摄过电视新闻。  我记得一场连......
[期刊论文] 作者:戴新成, 来源:百花 年份:2020
东方天边像挂了一个大火球似的,今天又是一个骄阳似火的好天气,我正好晒苦瓜片。一大早我匆忙到桃园路边市场买苦瓜,我要买的本地苦瓜像小香蕉,碧绿中透几许白色,身上都是一颗颗突起小颗粒。我到家友超市去看过都是绿嫩茵茵的外地苦瓜,这种苦瓜光鲜漂亮个头大,是在大棚......
[期刊论文] 作者:戴新成,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21
木杆秤千百年来作为代代相传的商品流通主要度量工具,如今伴随着电子秤、弹簧秤、磅秤的广泛使用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但工匠制作木杆秤的技艺却让人久久难忘.rn20世纪80年代,安康石泉老城江边有一个普通的木板店铺,叫“方记杆秤”,店铺的主人叫方志高,他从十几......
[期刊论文] 作者:戴新成,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21
四方食事,不过人间一碗烟火.“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rn这条老街呈东西走向,不长也不短,与汉江平行,宽度一致,像是一个工匠一夜之间一手搭建的一排房子.东西城墙上的青石轮廓已经模糊,厚重的铁门上锈迹斑斑,街道两旁的店铺多半保留着木板房,房檐上的......
[期刊论文] 作者:戴新成,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22
小镇上享年九十二岁的马补锅匠去世了,南来北往前来送葬的人围满了前后院落,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一边擦着泪水,一边上前点燃三炷香.然后,纷纷叙说着马补锅匠的好处,显示出对手艺人的尊重之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