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9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戴全厚, 来源: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年份:2006
本研究针对黄土高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和国家生态建设中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评估的需求,以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小流域和中尺度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以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
[期刊论文] 作者:王玲玲,戴全厚,, 来源:北方园艺 年份:2013
采用全地表网格采样法,贵州威宁草海沙河小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为单元,研究了沙河小流域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小流域土壤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
[期刊论文] 作者:程富东,戴全厚,,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2016
为评价喀斯特坡耕地不同微地貌的土壤质量和土地生产力,指导科学耕作施肥,预测水土流失趋势,研究水土流失机理,在喀斯特坡耕地微地貌分类及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西......
[期刊论文] 作者:戴全厚, 严友进,,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2018
日趋严重的西南喀斯特石漠化问题,已严重威胁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系统综述了喀斯特石漠化的研究进展,主要针对石漠化概念、石漠化类型界定标准、...
[期刊论文] 作者:刘唐松,戴全厚,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2008
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健康是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区域人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对石漠化成因机制分析,把可持续发展理论引入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对石漠...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翠莲,戴全厚,,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12
以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不同年限退耕还林地为对象、石漠化未治理地为对照,分析探讨了坡耕地退耕还林后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脲酶、蔗糖酶、淀粉酶及理化性质的演变特...
[期刊论文] 作者:聂林红,戴全厚,,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年份:2011
通过对几种不同树种叶片枯落物蓄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慈竹、刺槐、三角槭、青桐的最大持水率均较大,其次为榆树、枫香、构树、二球悬铃木等,其它树种则较小。另外不同树种叶片......
[期刊论文] 作者:朱超,戴全厚,王玲玲,, 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年份:2014
以贵州省草海湿地典型集水区——沙河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量元素Fe、Mn、Cu、Zn含量,开展其变化趋势及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除Mn外,其他微量元素在本地...
[期刊论文] 作者:杨智,戴全厚,余娜,, 来源:水利科技与经济 年份:2015
岩溶喀斯特地区浅层包气带地表地下双层空间开放水文系统中的岩溶孔裂隙等导水介质对降水的垂向疏干机制,是造成喀斯特地区"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哗哗流"的主要原因,形成了与常......
[期刊论文] 作者:王耀斌, 张曦, 戴全厚,, 来源: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 年份:2004
研究喀斯特地区典型地带性黄棕壤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柳杉纯林、柳杉阔叶混交林和灌草地)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特征与土壤质量之间的协同效应,为生态恢复重建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论文] 作者:胡奕,戴全厚,王佩将,,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2012
选取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作为研究区域,以黄壤为试验土壤,通过人工降雨模拟喀斯特坡耕地坡面产流过程,探索其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地表径流与降雨强度的变化呈极显著...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翠莲,戴全厚,姚云,,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2015
基于土壤粒径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对草海不同石漠化程度土壤颗粒、微团聚体、团聚体粒径分布的分形维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漠化地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粉粒(0.001~0.05mm)呈极显著负相关(r=-0.963**,P0.01mm)微团聚体表现出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964*......
[期刊论文] 作者:刘正堂,戴全厚,杨智,, 来源:中国岩溶 年份:2014
文章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地下孔(裂)隙度、基岩裸露率和雨强对地表、地下产流、产沙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土壤侵蚀与地下孔(裂)隙度具有较高相关性,地表产流、产...
[期刊论文] 作者:杨瑞,喻理飞,戴全厚,,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2015
[目的]分析喀斯特区树干液流速率与土壤水分之间关系,揭示云南鼠刺的水分动态及对生境的适应机理,为喀斯特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9年7月26日至8月1日期间,利...
[会议论文] 作者:赵龙山,戴全厚,吴发启, 来源:2017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高峰论坛 年份:2017
水土流失监测水土保持的基础工作,本文在分析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特征及乡村聚落功能变化的基础上,以乡村聚落水土流失为核心,初步建立了喀斯特山区乡村聚落水土流失监测指标,包括农业生产、人居生活、经济发展、生态保育及旅游休憩等5个要素23个指标,指标分为定......
[会议论文] 作者:张曦,戴全厚,邓伊晗,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 年份:2014
研究喀斯特地区典型地带性黄棕壤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柳杉纯林,柳杉阔叶混交林,灌草地)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特征与土壤质量之间的协同效应,为生态恢复重建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退耕还林示范区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植物群落特征调查和土壤......
[期刊论文] 作者:彭旭东, 戴全厚, 李昌兰,,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8
喀斯特区坡耕地水土及养分流失不仅是该区土地质量退化、土地生产力衰退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该区地下水质污染的重要因素。为揭示喀斯特坡耕地地表和地下二元空间结构下的土壤...
[期刊论文] 作者:聂林红,戴全厚,杜文军,, 来源:中国植保导刊 年份:2011
为能更有效地防治和利用紫茎泽兰,国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其中对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的研究较多,针对紫茎泽兰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物对植物、动物和菌类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作者:彭旭东,戴全厚,李昌兰,,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2017
西南喀斯特区坡耕地特殊的地表、地下双层空间结构,使得岩溶区的土壤侵蚀过程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并产生了一系列特殊的环境地质问题,如水土流失、旱涝、石漠化等。开展喀斯...
[期刊论文] 作者:卜崇峰,刘国彬,戴全厚,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2003
于 2 0 0 2年 5月份 ,在陕北黄土区纸坊沟流域选择狼牙刺典型样地 ,以柠条、撂荒地作为对照。对各地块 0~2 0 cm表层土的容重、饱和导水率、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