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26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戚晓杰,, 来源:汉语学报 年份:2015
本文以词汇词、语法词为切入点,重新审视汉语词类划分这一"老大难问题"。词汇词、语法词的提出可以澄清人们在词类划分对象、词的语法功能、词的兼类、词的活用、名物化等问...
[期刊论文] 作者:戚晓杰,, 来源: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量词是汉语中带有鲜明特色的一类词。量词可通过与数词、指示代词结合或重叠充当一定的句法成分,这常为人们所论及;但量词可以受定语的修饰限制,则不为人们所关注。据本文考...
[期刊论文] 作者:戚晓杰,, 来源:东方论坛 年份:2010
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学著作,《马氏文通》功不可没,它的横空出世,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汉语语法学的诞生。不可否认,它的出现也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由此产生与我国语文教...
[期刊论文] 作者:戚晓杰, 来源:甘肃理论学刊 年份:2004
目前的汉语语法研究存在着激进与保守两种倾向,这主要体现于古今汉语的语法研究中.只有打通古今,以汉语传统语法研究方法为根基,相互借鉴,才会走出一条适合汉语语法特性的研...
[期刊论文] 作者:戚晓杰,, 来源: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汉语口语、书面语差别显著,呈现出一定的分裂性。汉语口语、书面语的分裂性是由汉字的特性所使然,是汉字呈现使汉语书面语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凌驾于口语之上。我们应正视汉语...
[期刊论文] 作者:戚晓杰, 来源: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年份:2003
本文以词汇词、语法词为切入点 ,重新审视汉语词类划分这一老大难问题。词汇词、语法词的划分可以澄清人们在词的同一性、词的兼类、词的活用、名词化等问题上的模糊认识 ,从...
[期刊论文] 作者:戚晓杰, 来源: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年份:2000
语言是一套严密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这一传统语言观对汉语规范带有一定的误导性。本文通过语言本质的新认识 ,重新审视汉语规范化问题 ,从语言的非体系特征、语言的开放动...
[期刊论文] 作者:戚晓杰, 来源: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2005
“把”字句受体B前出现量词“个”可以表示“不定指” ,但这并不能概括其所有的“个”字功能。“把”字句受体B前的“个”还存有何种别样功用 ,这是本文所要着重揭示的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戚晓杰, 来源:昌潍师专学报 年份:2000
在复句中句类、句型的依存形式是分句,句类不等于句子,句型也不等于句子,它们都以分句的存在形式出现。句终点号是对句子的限定;句调和语调并非是简单的词语更换;单复句的划分对于......
[期刊论文] 作者:戚晓杰,, 来源:东方论坛 年份:2020
汉语研究应在语言与文字的关系中来进行,既要注意汉语对文字符号的制约,又要关注汉字对汉语的影响;不但要研究语言与文字之间的关系,还要研究各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文字是语...
[期刊论文] 作者:戚晓杰,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2002
《“位”,应适其位》(《修辞学习》1999年第2期)一文认为:“近年报刊杂志乃至书籍上‘位’的混用、滥用现象十分严重,主要是用错对象或任意以‘位’取代‘有个’,导致它的敬称含......
[学位论文] 作者:戚晓杰,, 来源: 年份:2006
《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集》(以下简称《金》、《醒》、《聊》)三部著作代表明清不同时期语言面貌,既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又具有共同而明确的山东方言背景,是......
[期刊论文] 作者:戚晓杰,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2002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计算机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交际符号,它生动活泼,传递信息简便快捷,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而这一切都与其谐音表义手法的巧妙运用不无关联。...
[期刊论文] 作者:戚晓杰,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戚晓杰, 来源: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年份:1995
谈汉语的完成体及其表现形式戚晓杰汉语中存有完成体,这早已为语言学界所公认,但至于什么是汉语的完成体,认识上并不一致。在早期的汉语语法学专著里,完成体的“完成”指的是动作......
[期刊论文] 作者:戚晓杰,,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01
繁体字相对于简体字而言。自五十年代简化汉字以来,繁体字虽早已为简体字所取代,成为一种不规范的字体,不能在汉语中广泛运用,但作为汉字发展史上的一种记录汉语的书写...
[期刊论文] 作者:戚晓杰,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年份:2020
语言存有口语与书面语两种表现形式。作为构筑书面语的书写符号的一部分,现代汉语教材编写理应重视标点符号及其运用。然而就现代汉语教材编写看,人们对标点符号的认识并不统...
[期刊论文] 作者:戚晓杰,, 来源:东方论坛 年份:2017
"框架核心分析法"是黄伯荣先生晚年创建并大力倡导的一种分析句子的方法,已开始在他所主编的黄廖本《现代汉语》教材中实施运用。该分析法可说是一种既讲核心又讲层次、既讲...
[期刊论文] 作者:戚晓杰, 来源:青岛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标点符号原本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书面语言中的停顿、语气及有些词语的性质等等都是通过标点符号体现出来的.然而随着语言的发展以及言语表达方式的日趋丰富...
[期刊论文] 作者:戚晓杰,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4
“真的”还是“真地”?戚晓杰平日看书,注意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状语位置上“真的”的“的”不是“地”。如“我真的不怕死。”(《中篇小说选刊》1993年第4期175页)按照一般的理解,形......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