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80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成崇德, 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年份:2005
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如何形成和确定 ,在史学界争论较大。中国疆域形成的背景源远流长 ,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形成疆域的因素也比较复杂 ,归纳起来有三个主要的方面 :第一 ,中...
[期刊论文] 作者:成崇德,,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成崇德,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1991
清朝入关以后,封禁蒙古,时间长,约有二百余年;范围广,南靠长城边墙,北达中俄边界;内容多,概括有人口的封禁、地域的封禁和资源的封禁。尽管清朝推行严厉的封禁政策,蒙古...
[期刊论文] 作者:成崇德,, 来源:西藏研究 年份:1986
【正】 喇嘛教黄教派十六世纪传入蒙古,到十七世纪中叶,已经广泛传播于大部分蒙古族地区,并开始形成实力强大的活佛转世系统。一六三五年(明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外蒙古哲...
[期刊论文] 作者:成崇德,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1998
Unity is the opposite of separatism and it is a long - term arduous process. Taking unity as their goal, the rulers of the Qing dynasty were adept in dealing wi...
[期刊论文] 作者:成崇德,,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本文在对与“藩属”相关概念进行细致分析梳理的基础上,以清朝与中亚地区“藩属”之间的关系变迁为切入点,对清朝的西北方向藩属政策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为进一步归纳与总结清朝的......
[期刊论文] 作者:成崇德, 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年份:1993
赵云田同志的《清代蒙古政教制度》是近年来我国边疆史研究领域内引人注目的成果,也是迄今为止全面、系统地阐述有清一代蒙古政教制度的第一部专著。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
[期刊论文] 作者:成崇德,, 来源:西部蒙古论坛 年份:2004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Back to yield...
[期刊论文] 作者:成崇德,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成崇德,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1996
In the early Qing, especially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 clear and integrated Chinese empire existed and exerte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history of both China a...
[期刊论文] 作者:成崇德,, 来源:民族史研究 年份:2002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前后,清朝统一天山南北,新疆沿边的哈萨克、布鲁特以及中亚的浩罕、巴达克山、布哈尔、爱乌罕等部相继表示归附。清朝视其为"外藩"。清朝对这些外藩事务的处......
[会议论文] 作者:成崇德,, 来源: 年份:2004
17-19世纪中叶的中国疆域是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清朝的功绩在于其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使边疆地区由分裂状态走向统一,比较明确地划定了中国疆域范围,对边疆...
[期刊论文] 作者:成崇德,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2000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成立以来,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点和优势,目前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等博士点和......
[期刊论文] 作者:成崇德,,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2001
在十七世纪的蒙古编年史中,可以说是流传最广、刊译最多、声誉最著的作品.清乾隆年间,这部书被译成满文和汉文,后又编入史部杂史类,是其中惟一汉译民族文字的历史著作.有蒙、...
[会议论文] 作者:成崇德,, 来源: 年份:2004
一、北方农牧界线的变迁“农牧分界线”这一名词在经济史、民族史、历史地理学等领域被广泛使用。有的是从经济学理论上划分的,1经济学的划分标准在于产业比重,是实行农业生...
[期刊论文] 作者:成崇德,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1993
十八世纪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峰时期,当时国力强盛,四海升平,经济、文化,发展鼎盛。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这种历史现象,不仅仅出现在中原地区,在遥远的边疆也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尤其是清朝政府的移民边疆,屯垦开发,发展经济的边疆开发政策,对边疆地区社......
[期刊论文] 作者:成崇德, 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年份:1993
1992年10月11日落日前,“20世纪西域研究”国际考察队队员,按照预定的学术考察路线乘车进入了和田河(旧称和阗河)河道。 古老的和阗河蜿蜒曲折,起伏不定,长约300公里。由南向北穿越浩瀚的塔克拉玛于......
[期刊论文] 作者:成崇德, 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年份:1988
清代边疆地区农牧业.屯垦的研究,是边疆开发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史学界对这一新课题的研究逐步深入,取得丁长足的进展。本文仅以笔者所收集到的有关论著,按照地区作简要概述。一、对清代边疆地区农牧业......
[期刊论文] 作者:黑龙,成崇德,,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西套蒙古,亦称阿拉善蒙古,实为被噶尔丹击败逃至西套地区的厄鲁特蒙古。他们被夹于清朝与准噶尔两大势力之间,处境窘迫。清廷认为西套蒙古是噶尔丹部属,应由噶尔丹收归,并就此与噶......
[期刊论文] 作者:成崇德,孙喆,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2001
本文从地理环境、人口迁移、政府决策诸多方面对清代前期开发的得失进行综合研究,为当今中国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提供历史借鉴。This article makes a comprehensive study...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