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21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罗国庆,彭许增, 来源:蚕业科学 年份:2001
采用全年条桑收获法和全年两回施肥法,对8个供试桑树品种(组合)进行比较试验,结果粤桑1号、粤桑10号,桂杂优12号和69×伦109的产量比对照种塘10×伦109增加5.67%-12.03%。证明......
[期刊论文] 作者:马秀翠,谭炳安,黄志君,张永文,彭许增, 来源:广东蚕业 年份:1998
广东粤北蚕区近年桑芽瘿蚊为害严重,经广东省桑学组的实地调查,粤北韶关市(曲江、乳源、仁化、乐昌、翁源县)九十年代初发现该虫的为害,并且在1994年大发生,受害严重,有扩大...
[期刊论文] 作者:廖富( ),林志坚,赖海亮,葛慈斌,张永文,彭许增,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9
以不同浓度苏芸金杆菌伴孢晶体接种于4龄起蚕,观察研究家蚕细菌性中毒病的急性和慢性中毒症状及中肠组织细胞的病理变化过程及发病规律.蚕儿食下伴孢晶体6.5×109个/L后,呈慢...
[期刊论文] 作者:马秀翠,谭炳安,黄志君,余炳球,张永文,彭许增, 来源:蚕业科学 年份:2001
调查表明:粤北桑芽瘿蚊1年发生10代,世代重叠现象明显,从5月初一直为害至11月,11月底以结成囊包休眠体的老熟幼虫在桑田土表层中进行越冬,但从6月下旬开始各代均有部分老熟幼...
[期刊论文] 作者:苏柳仪,邱国祥,李林山,林忠芬,陈汉明,彭许增,余爱群, 来源:广东蚕业 年份:1997
桑蚕品种“东43”及其一代杂交种“东43×7532·湘晖”自1992年通过鉴定开始在全省推广以来,已显示出其优质、好养、易繁、高产的特点,目前已推广到海南、广西、福建...
[期刊论文] 作者:罗国庆,唐翠明,郭展雄,吴剑安,任德珠,张永文,彭许增, 来源:广东蚕业 年份:1998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桑树多倍体大多是具有优质、高产优良性状的天然形成和人工选育的三倍体品种以及三倍体杂交一代(又称三倍体杂交组合或杂交桑),三倍体杂交一代能用种子繁殖,...
[期刊论文] 作者:廖富蘋,谢特新,王叶元,张学武,张永文,彭许增,李冠,吴华胄, 来源:广东蚕业 年份:1998
1997年夏秋期间,化州市那务镇蚕桑生产发生较严重的真菌病。7月上旬,不少蚕户发生白僵病,不论是大蚕户还是小蚕共育专业户,各龄均有发生,尤其在迟眠蚕中。据笔者现场考察,主...
[期刊论文] 作者:廖富蘋,谢特新,王叶元,张永文,张学武,彭许增,彭良康,郭兆, 来源:中国蚕业 年份:2002
种桑养蚕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有着辉煌的历史.但由于技术性强,花工多,风险大,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冲击.许多老蚕区已转产或正在转产,或向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但其面临其他...
[期刊论文] 作者:马秀翠,谭炳安,黄志君,张永文,彭许增,钟国洪,肖练章,王森, 来源:广东蚕业 年份:1997
粤北桑芽瘿蚊(Giadomyia sp.)蛹的发育速率在适温范围内随温度的的增加而上升,平均发育历期相应缩短。适温区为12.20—35℃,最适温区为19—29℃,在19—30℃的温度范围内发育...
[期刊论文] 作者:邱国祥,陈汉明,刘新国,李林山,胡智明,钟国洪,彭许增,张永, 来源:广东蚕业 年份:1996
昆虫病原线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生物杀虫剂,研究表明:利用病虫防治桑天牛,防效达86—98.0%。本试验用4种病原线虫对家蚕进行安全性试验,结果说明施用病原线虫防治桑...
[期刊论文] 作者:廖富蘋,谢特新,王叶元,张永文,张学武,彭许增,彭良康,郭兆成,, 来源:城市道桥与防洪 年份:2002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