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1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龙步,, 来源:铁岭农学院学报 年份:1975
1974年我们研究了不同株型的四个水稻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抗倒能力、叶片角度与透光关系、干物质积累和光能利用率的情况。试验结果证明:矮而叶片挺立的紧凑类型的品种不...
[期刊论文] 作者:张龙步,, 来源:沈阳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2
本试验用相关和优势指数法分析了27个杂交粳稻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和各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的强弱。其结果是各产量构成因素与杂交稻产量相关的顺序为每亩有效穗数>...
[期刊论文] 作者:张龙步, 来源:沈阳农学院学报 年份:1978
在水稻生产上自采用塑料薄膜保温育苗以后,大大提前了水稀的播种期,延长了生育期,这对充分利用太阳光能和当地有效积温,夺取水稻高产稳产起了很大作用。但铁岭地区处于我省...
[期刊论文] 作者:张龙步,吴吉人, 来源:垦殖与稻作 年份:2004
杨守仁是沈阳农业大学一级终身教授,首批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最早获得者,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体系的研究者,籼粳杂交育种、理想株型育种、超高产育种创始人,在水稻界...
[期刊论文] 作者:高士杰,张龙步, 来源:中国农业气象 年份:2000
测定了直立穗型和弯曲穗型水稻群体的小气候环境,结果表明,直立穗群体内(1)光分布比较均匀,尤其上部光环境明显改善;(2)群体内温度高于弯曲穗群体,湿度低于弯穗群体,有利于光合效率的提高......
[期刊论文] 作者:杨守仁,张龙步,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4
水稻超高产育种是当今世界的热门,也是难题.沈阳农业大学稻作研究室积多年以来的实际经验,早就致力于此,并已在1987年国内外刊物上有所讨论,首先提出理想株形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大方向......
[期刊论文] 作者:杨守仁,张龙步,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6
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一文的说明杨守仁,张龙步,陈温福,徐正进,王进民(沈阳农业大学稻作研究室,沈阳110161)1研究进展从1951年开始籼粳稻杂交育种研究算起,本研究已经认真进行了45年!它......
[期刊论文] 作者:杨守仁,张龙步, 来源:中国稻米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张龙步,陈温福,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9
沈阳89-366是偏矮秆粳稻,与粳,籼,爪哇3种类型品种杂交,F1代结实率与亲本无显著差异,具有广亲和性,与爪哇型品种发交F1代优势性状多而强,与偏矮秆品种杂交F1代株高半矮秆,是水稻超高产交育种有应用......
[期刊论文] 作者:杨守仁,张龙步,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1996
水稻超高产育种是当前世界性的热门课题,也是难题。现在我国人口已近十二亿,水稻是我们粮食生产的大头。高产更高产,难度越来越大。它的超高产育种,既无现成的理论和方法可循,就只......
[期刊论文] 作者:高连兴,张龙步, 来源:中国农机化 年份:1999
水稻钵盘育苗移植是继盘育苗移栽之后的一项水稻栽培新技术,具有增产、省工、省力、高效的特点,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应用。据统计,1997年我国水稻钵苗移植面积达到200万公顷。然而,目......
[期刊论文] 作者:杨守仁,张龙步,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1993
概述了30余年来在水稻理想株形育种的理论和方法方面进行的探索,取得了(1)水稻株形育种应分三个阶段,它由矮化育种发展而来,它的发展方向是水稻理想株形与优势利用相结合。(2...
[期刊论文] 作者:徐正进,张龙步, 来源:种子 年份:1991
一、不同时代主栽品种与高产竞赛第一品种从历史发展看,日本30年代以前以农家品种为主,品种单一,不同年份神力、爱国、旭等前3位品种占总面积的30%左右。1919年神力、19...
[期刊论文] 作者:高士杰,陈温福,张龙步, 来源:吉林农业科学 年份:1999
直立穗型水稻的形态特点:①稻穗从抽出至成熟基本保持直立状态;②茎秆从上至下均较弯曲的穗型品种粗,抗倒性强;③叶片厚、叶色浓绿且持续时间长。株高、叶长、叶宽、茎叶基角...
[期刊论文] 作者:高士杰,张龙步,陈温福, 来源:中国农业气象 年份:2000
测定了直立穗型和弯曲穗型水稻群体的小气候环境。结果表明 ,直立穗群体内 (1)光分布比较均匀 ,尤其中上部光环境明显改善 ;(2 )群体内温度高于弯曲穗群体 ,湿度低于弯穗群体...
[期刊论文] 作者:杨守仁,张龙步,王进民,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84
水稻株形育种始于矮化育种。虽然说矮秆由来已久,但有意识地进行矮化育种则自五十年代中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开始。先是育成广场矮系统,接着又育成珍珠矮、广陆矮4号等。...
[期刊论文] 作者:郭玉华,朱四光,张龙步,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3
对7个抗倒伏性不同的水稻品种在2个施肥水平、2种密度条件下 ,测定了基部茎秆3种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 ,分析了它们与基部茎秆抗倒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单位体积淀粉的含量...
[期刊论文] 作者:陈温福,徐正进,张龙步,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3
自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并开展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以来 ,经过20年的努力 ,已在超高产育种理论研究、新株型优异种质创制和超高产育种实践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1)确立了利用籼...
[期刊论文] 作者:徐正进,陈温福,张龙步,, 来源:辽宁农业科学 年份:1990
【正】 水稻和小麦穗子都是着生在茎秆顶部,但小麦的穗是直立的,而水稻的穗却大多是弯曲的。早在60年代初,殷宏章等在稻、麦群体结构研究中就注意到穗对群体光分布的影响,认...
[期刊论文] 作者:陈温福,徐正进,张龙步,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5
以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近20年来从事超级稻育种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为主线,从基本理论、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综合评述了北方粳型超级稻育种的理论与方法,并讨论了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