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99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5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觉,,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89
古汉语中的谦称,系指古籍中自作谦卑的称谓。突出与抬高别人的尊贵与美德,能表示对别人的敬重;隐蔽与降低自己的身分与德行,也能表示对别人的恭敬。谦称与尊称从形式上看似乎...
[期刊论文] 作者:张觉,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0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期刊论文] 作者:张觉,, 来源:当代修辞学 年份:1987
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其朴素自然、含蓄浑厚的风格著称于世。正如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所称赞的那样,陶诗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陶诗语...
[期刊论文] 作者:张觉,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96
苏轼《杨花词》词意发微张觉苏轼为豪放派词家。然才子伎俩,诚不可测,其《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那细腻的笔调、缠绵的情思,可谓昵狎温柔,魂销意尽,在苏词中别具一格。而其词......
[期刊论文] 作者:张觉,,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0
《西厢记》杂剧是我国古典戏曲中的不朽之作,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其故事梗概是:书生张珙,字君瑞,路过河中府(即今山西永济县),在普救寺里偶然看到前相国的女儿...
[期刊论文] 作者:张觉,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1
地拥山河壮,营关剑甲重。马牛来细路,灯火出寒松。刁斗方严夜,羔裘欲御冬。可怜天设险,不入汉提封。玉帐初鸣鼓,金鞍半偃弓。伤心看塞水,对面隔华风。山去何时断?云来本...
[期刊论文] 作者:张觉,,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4
陆游是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诗人,但也不乏爱情佳作。当然,他的爱情诗篇,并不是幸福甜蜜的心声,而是一种不幸与悲愤的绝唱,字里行间充满着哀怨之声,读来格外悱恻动人。...
[期刊论文] 作者:张觉,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正】 韩非,从班固开始,传统称之为法家。实际上,他应该是个法术家。因为他的思想,虽以法治为重心,但从《韩非子》中的内容来看,他还是更多地探讨了术治。司马迁说他“喜刑...
[期刊论文] 作者:张觉,, 来源:当代修辞学 年份:1990
孟子之文,以气势充沛著称。我们读他的文章,会感到有一种排山倒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洋溢其间。这种气势是如何形成的呢?值得我们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张觉,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0
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其朴素自然、含蓄浑厚的风格著称于世。陶诗语言朴素自然 ,但不卑陋浅薄 ,具有淳厚浓郁、义蕴丰富的特色...
[期刊论文] 作者:张觉,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8
王符《潜夫论》考张觉王符是我国东汉时代著名的思想象和政治家,他写的《潜夫论》是我国古代的不朽名著。但学术界对王符的生卒年以及《潜夫论》的写作流传情况还存在着种种混......
[期刊论文] 作者:张觉,, 来源:文献 年份:1993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韩非子》条云:“今存《韩非子》版本以宋乾道本为最早。注本中较完备的有清代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今人梁启雄《韩非子浅解》、陈奇猷...
[期刊论文] 作者:张觉,,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07
现可考知的《韩非子》宋刻本有二:宋乾道本与宋缺刻本。前者在现存的张敦仁影抄本、吴仿刻本与钱曾述古堂影抄本中有较好的体现,后者则流为《道藏》本、严时泰本、张鼎文本...
[期刊论文] 作者:张觉,,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明代所刻的《韩非子》节录选评本,现在已较难见到,所以前人对此大多不甚了了。陈启天的《增订韩非子校释》与陈奇猷的《韩非子新校注》虽然也辑录了《韩非子》各版本的序跋题识......
[期刊论文] 作者:张觉,,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韩非子》作为一部子书,其中所记载的先秦史料值得利用,但这些史料在考释方面仍有缺憾。本文对其中的史料略加考释辨证,以供研究先秦史的学者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张觉,, 来源:数学通报 年份:2004
过椭圆上任一点(非顶点)A作切线的方法是先作A关于两焦点张角的平分线,再过A作平分线的垂线即可.现在有另一种方法:如图1设椭圆的四个顶点为A1,A2,B1,B2;A为椭圆上的任一点...
[期刊论文] 作者:张觉,, 来源:中国图书馆学报 年份:1991
商君主法,申子言术,慎子尚势,鼎足而为先秦法家三大派系,至韩非而总其大成。三家著述,韩非皆有称道,但《商君书》、《申子》、《慎子》之流传却不如《韩非子》幸运。今略述...
[期刊论文] 作者:张觉,,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87
范仲淹《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期刊论文] 作者:张觉,, 来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年份:2009
介绍了我国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历程,指出了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面临的危机,对如何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提出了建议和对...
[期刊论文] 作者:张觉,,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89
我们现在提倡语言美,主张礼貌用语。其实,这是我国的传统,我国古代在言语修辞上是很讲究的。拿称呼来讲,其中就有很多奥妙,尤其是尊称的选用更是多种多样,恰如其份。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