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72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泽咸,,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9
迄今已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通史,或是断代性的。通常不涉及五胡诸国和北魏前期的文学。这是不正常的。西晋末年的政局大乱以至北魏迁都洛阳前的一百几十年间,文学依然存在...
[期刊论文] 作者:张泽咸,,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03
张泽咸先生的新著《汉晋唐时期农业》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文即是该书的序言和结论部分。前者将祖国划作11个自然经济区分别进行深入考察,后者则着力探讨了自汉...
[期刊论文] 作者:张泽咸,, 来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5
也谈唐代评定户等与田产的关系张泽咸《文物》1975年第7期刊登西州《蒲昌县注定户等申州状》的图版,引发了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就我所见,多数学者据此残卷认定唐代划分户等的标准不包......
[期刊论文] 作者:张泽咸,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98
汉唐间河西走廊地区农牧生产述略张泽咸现今甘肃省黄河以西,特别是乌鞘岭以西,有一条位于龙首山、合黎山、北山和阿尔金山、南山(祁连山)之间的狭长地带,世称河西走廊。它是汉唐间......
[期刊论文] 作者:张泽咸,, 来源:中国经济史研究 年份:1986
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不仅是唐代而且也是我国封建时代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两税法的两税是指夏、秋两次征税,对此持异议的不多,但对两税的内涵认识却很不一致。第一...
[期刊论文] 作者:张泽咸,,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02
本文从区域经济史的新角度,细致考察、系统研究了秦汉时期黄淮平原这一我国古代著名的农产区的农业生产的总体状况和具体部门的生产情形....
[期刊论文] 作者:张泽咸,,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8
律是定罪判刑的主干,令是约束人们行为的法律分支,对维护古代政权统治有极大的强制力。诏书与敕则是"后主所是"的特权表现。中国自汉至唐,仅有唐律存世,历代铥令皆已佚亡。20...
[期刊论文] 作者:张泽咸,,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8
赋税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但在不同国家或不同时代的税收对象和内容并不一样。唐代的赋税制度前后有过较大的变化,自唐初至唐德宗即位前(约618—779)主要是租...
[期刊论文] 作者:张泽咸,,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5
“部曲”一词在唐代以前早已存在。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部曲”业已有若干专文讨论。唐代的部曲至今虽未见有专文阐述,但在不少人的论著中常被涉及。从中不难发现,人...
[期刊论文] 作者:张泽咸,,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1
城市和乡村是对立的概念。城市的产生及其增多乃是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史记·货殖传》一一列举了西汉时的十几个城市,逐一指明“亦一都会也”。汉代的城市规模...
[期刊论文] 作者:张泽咸, 来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浙江丘陵地区从先秦时的荒野未辟,经秦汉以至唐宋之际的千余年间,随着当地政权建制的日趋完备农业经济也在迅速发展.六朝长期立国江东,对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唐...
[期刊论文] 作者:张泽咸,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人们日常食用的果品是劳动者自觉地将野果林精心培育加以改良所结的果实。魏晋南北朝是汉代初步出现大面积人工栽培果树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并取得重大进展的时期。果品种类大为增多,南方所产水果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越汉代。不少果品在乱世权且充饥,救了燃眉之......
[期刊论文] 作者:张泽咸,, 来源: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年份:2004
52年前,唐长孺师给我班'大一'学生讲授中国上古至六朝通史课。他是教学与科研并重,藉科研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1988年10月来信称:'视力急剧下降,对我是个沉...
[期刊论文] 作者:张泽咸,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1985
【正】 《唐六典》卷三和《唐会要》卷八三记载唐代赋役制度都提到役和杂徭。役指“正役”,每丁每年劳役二十天。杂徭情况由于史文记载有阙,现在对它了解很少。有些历史著作...
[期刊论文] 作者:张泽咸,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1
屯田是我国历史上一种特有的以兵或民集体从事农耕的大田制度。两汉以来,历代封建皇朝不同程度地都设有屯田。屯田对于巩固边防,促使强兵足食,开发边疆荒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都超过或大或小的积极作用。然而魏晋六朝的屯田,除曹魏屯田有不少研究性论文外,其他......
[期刊论文] 作者:张泽咸, 来源:中国经济史研究 年份:1998
蒙古高原是指大兴安岭以西,阿尔泰山以东,包括内外蒙古的广大地区。地形上主要包括了瀚海大戈壁、漠北高原、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科尔沁草原、乌兰察布高原、阿拉善高......
[期刊论文] 作者:张泽咸,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65
我国封建社会經济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过程,一向是史学界注意研究的重要課题。近十余年来,不少同志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貴的成績。但是,由于我国封建历史很长,資料繁多,不少問題尚待深入探索,一部完整的中国封建經济史著作,暫时......
[期刊论文] 作者:张泽咸,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94
略论六朝唐宋时期的夫役张泽咸谣役是封建国家强加在民众头上的义务,它的名目繁多,内涵复杂。“夫役”只是众多役名中的一种。我提出这一问题讨论,在于唐宋官府曾对它作过法定解说。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凡遇“夫役”,一律予以套用,当然简单省事。但如此处理,颇难解答.........
[期刊论文] 作者:张泽咸,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77
[期刊论文] 作者:张泽咸,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92
我国大地上,长期居住着多种民族。自秦汉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伊始,历代掌握中央政权的统治者都很重视调整国内的民族关系以维护稳定的政治局面。秦汉时,朝廷设置属邦典属国,分掌归顺的少数族人,任命夷蛮酋长以治其民,保存各族的社会结构及其政治制度,由是各族间的联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