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9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朝钟,毕景亮,等, 来源:耕作与栽培 年份:2002
良种是作物增产稳产的内因,优势的栽培技术又是保证优质,高产,高效的外因,尤其是低纬高原滇西的保山坝,属籼粳交错区,水稻优质高产,首先要选用理想新株型的优质粳稻育种,再次要作好高......
[期刊论文] 作者:王勤,张朝钟,万卫东,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20
连续3年对中熟粳稻隆科16号不同秧龄和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秧龄和密度对隆科16号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有影响。笔者建议在隆阳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隆科16号秧龄应掌握...
[期刊论文] 作者:杨国田,陆顺生,张朝钟,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12
介绍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及发病条件,并提出其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晓铭,霍凤团,张朝钟,, 来源:云南农业科技 年份:2011
水稻是保山市隆阳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发展水稻生产,对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促进隆阳区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保山市启动了水稻高产创建病虫草鼠害系统防除体系建设,认真......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晓铭,霍凤团,张朝钟,, 来源:城市道桥与防洪 年份:2011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论文] 作者:王勤,张朝钟,戈芹英,陶加进,,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12
通过保山市隆阳区水稻新品种展示及示范,云粳29号表现出生育期适中、株型紧凑、落粒性适中、结实率高、产量高、米饭香软可口等优点,为隆阳区优质稻产业提供了种质资源。...
[期刊论文] 作者:张朝钟,戈芹英,陈钧,毕景亮,, 来源:耕作与栽培 年份:2007
2006年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引进隆阳区,通过“精确定量基本苗、精确定量肥料用量、扩大行距缩小株距、田平浅插、前肥后移、够苗晒田”等定量栽培技术的实施,有效控制了无效分......
[期刊论文] 作者:张朝钟,戈芹英,毕景亮,梅丽玉, 来源:中国稻米 年份:2003
云南滇西的保山坝种植水稻8000~8500hm2,素有滇西粮仓之称.1973年全坝子水稻平均单产为402.5kg/667m2,1980年为519kg/667m2,1983年增至617kg/667m2.20世纪80年代来,保山坝每年...
[期刊论文] 作者:杨玉珠,段海春,张朝钟,刘艳,杨腊梅,,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09
通过2007~2008年两年试验,对云南省新育成的一批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进行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病)性及区域适应性的综合鉴定,为油菜新品种审定、推广利用提......
[期刊论文] 作者:张朝钟,戈芹英,梅丽玉,毕景亮, 来源:耕作与栽培 年份:2002
良种是作物增产稳产的内因,优化的栽培技术又是保证优质、高产、高效的外因,尤其是低纬高原滇西的保山坝,属籼粳交错区,水稻优质高产,首先要选用理想新株型的优质粳稻良种,再...
[期刊论文] 作者:曾林,张朝钟,陆顺生,杨国田,刘艳, 来源:农业与技术 年份:2013
为全面推进城乡党组织建设。采用会议、查阅资料和走访等方式,对隆阳区水寨乡洼子田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调查,发现了存在着党员年龄老化、妇女党员偏少、科技文化素质低,集...
[期刊论文] 作者:戈芹英,张朝钟,王勤,田文伟,陶加进,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13
保山市隆阳区素有"滇西良仓"之美称,水稻单产居云南省之首,自2001年来引进粳型杂交稻滇杂,滇杂在隆阳区创造了一系列高产典型。保山市隆阳区粳型杂交稻滇杂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研......
[会议论文] 作者:毕景亮,张朝钟,戈芹英,陶加进,王勤, 来源:中国作物学会水稻产业分会2010年换届会议 年份:2010
滇西保山坝粳稻百亩核心区连续单产突破900kg/667 m2,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单产达801 kg/667 m2,带动10万余甫单产超过700kg/667 m2高产栽培的实践,是良田、良种、良法有机配套的...
[期刊论文] 作者:戈芹英,张朝钟,陈均,杨玉珠,毕景亮,, 来源:中国稻米 年份:2008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2006年被引入云南保山,在保山市隆阳区试验示范两年,取得了"成穗率提高、N肥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三大突破,并节约生产成本,显著提高当地水稻...
[期刊论文] 作者:张朝钟, 陆顺生, 戈芹英, 陈筠, 毕景亮, 来源:耕作与栽培 年份:2005
水稻低温冷害是低温导致水稻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造成减产的灾害.自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难以改变的,但是通过前人和我们多年实践总结,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地选用现代...
[期刊论文] 作者:万卫东,张朝钟,王勤,张晓兰,董诗铝,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21
为明确隆科16号最佳种植密度与施肥方式,笔者于2018-2020年对其进行了不同密度、施肥的同田对比试验,对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生育期等多项指标进行测定及效益对比分析。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杨玉珠,段海春,张朝钟,万卫东,刘艳,杨腊梅,, 来源:耕作与栽培 年份:2008
通过正交试验表明:杂交油莱“2000F100D”在保山坝高产油莱区直播的最优密度为1.3万株/667m^2;最优施肥水平为46.4%尿素(氮肥)60kg/667m^2,18%过磷酸钙20kg/667m^2,50%芬兰产硫酸钾15kg/667m......
[期刊论文] 作者:王勤,毕景亮,张朝钟,田文伟,单艳,何学芹,,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17
分析了鲜食玉米的营养价值及一年种植三季玉米的市场前景与效益,提出该种植模式下鲜食玉米的栽培要点。...
[期刊论文] 作者:王勤,张朝钟,戈芹英,陶加进,田文伟,毕景亮,, 来源:耕作与栽培 年份:2011
为了进一步探索水稻有效茎的最上3张叶片(即功能叶片)对籽粒灌浆结实的影响,2010年在汉营基地用云粳21号品种进行了剪叶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功能叶片对结实率和千粒重的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何学芹,宋云飞,张朝钟,曾林,贾学恩,杨卫国,, 来源:中国麻业科学 年份:2006
通过2年试验,测定了纤维亚麻品种产量、经济性状、生育期、抗病性和品质等多项指标,综合评价、筛选出最好的纤维亚麻品种华星001和地安那,适合在云南保山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华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