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3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忠纲,,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04
本文较为详细地梳理了杜甫的诗歌创作脉络,从其诗作流传的情况中,发现杜甫生前诗名在安史之乱前后有所不同,安史之乱发生前已有一定名气,而安史之乱以后才渐渐在诗坛取得了与...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忠纲,,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2004
杜甫在宋代倍受推崇,确立了"诗圣"的地位。其间,王禹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作为白体代表人物的王禹,主张学白而实亦崇杜。他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都受到杜甫的深刻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忠纲,,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14
杜牧和李商隐是晚唐最有成就的两位诗人,故被誉为"小李杜"。所以称之为"小李杜",固然与他们后于李白、杜甫且与之同姓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他们对李杜都非常尊崇,他们的诗歌创...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忠纲,,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忠纲,,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12
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到杜甫为一大变化;唐诗的发展,到韩愈为一大变化。而韩诗之变,就继承关系而言,主要是承杜诗变化而来的,特别是将杜诗的奇险倾向,推扩到极致而"自成一家新...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忠纲,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5
忧国忧民无已时──杜甫爱国思想琐谈张忠纲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而爱国主义思想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国......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忠纲,,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6
现今学术界基本认定的杜甫于唐玄宗天宝十载献《三大礼赋》,实是千年误读。实际上,杜甫是在天宝九载冬预献《三大礼赋》的,这可从杜赋文本和当时历史文献资料得到证明。关于献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忠纲,,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12
樊晃,又误作樊冕、楚冕、樊光。唐句容(今属江苏)人,郡望南阳湖阳(今属河南)。开元中进士,又登书判拔萃科。历硖石主簿,祠部、度支员外郎。天宝中,为汀州刺史,后为兵部员外郎...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忠纲, 来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萧涤非先生是著名的杜甫研究专家。他的《杜甫研究》是试图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杜甫及其诗歌的一部力作,代表了当时杜甫研究的最高成就,对新杜...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忠纲,,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6
孔孟思想的核心是“仁”,是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孔孟的仁政思想,是以爱人为中心的。杜甫是孔孟思想的继承者和实践者。杜甫“恻隐仁者心”的儒家思想,是他对苦难中人民的深切...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忠纲,,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忠纲,,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16
以白居易、元稹为首的元白诗派,除元、白外,还有李绅、张籍、王建等。与崇尚奇崛险怪的韩孟诗派不同,这一诗人群体,总的创作风格却是倾向平易浅近,所以又称浅切诗派,亦称通俗...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忠纲,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3
伟大诗人杜甫青年时代曾两次漫游山东 ,前后历时七、八年 ,在泰山、兖州、济宁、单县、济南等地 ,都留下了他的行踪遗迹和许多名篇 ,而他和李白在山东结下的深厚友谊 ,更被传...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忠纲,,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1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由母。谈笑起,两河路。少时棋析曾联句。叹而今,...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忠纲,,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17
李贺是韩(愈)孟(郊)诗派中最具个人创作特色的年轻诗人,很得韩愈的器重和赏识。当时杜甫已是"声名动四夷"的大诗人,又与李贺有一层亲戚关系,故李贺受到杜甫的影响当是情理中...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忠纲,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7
王渔洋(士禛)对杜甫的评论和态度,三百年来。一直是文学批评史上的一桩公案。而在这场笔墨官司中,许多评论者或因囿于门户之见,或因对王渔洋自己的全部言论未作全面地深...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忠纲,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4
杜甫不仅是伟大的诗人,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是原始儒家思想即孔孟思想的继承者和实践者,他的阐释和恢复原始儒家道统的思想,还在韩愈之前,而杜甫继承和恢复的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积......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忠纲,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忠纲,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4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杜甫诗的评注本是最多的。在宋代,已号称'千家注杜',虽是夸大之词,但亦足见注杜之盛,这是杜诗学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清代是杜诗学发展的第二个...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忠纲,,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唐诗繁荣的原因很多,但一个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开放"。对外的开放,政治的开放,思想的开放,社会生活的开放,可以说是全面的开放。开放既是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也是整...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