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874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建华摘,张德屏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8
现在认为遗传与免疫学因素是麻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对于麻风病的易感性及其表现方式都有影响。有关麻风的细胞免疫缺陷的许多观察表明,易感性及疾病的表现方式取决于免疫反应。这些免疫学因素可能具有遗传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特异性免疫反应基因所控制的反应......
[期刊论文] 作者:石沁摘,张德屏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6
菌血症是麻风杆菌感染的常见并发症,在未经治疗的瘤型麻风病人血液中每毫升可以有多至10~5的细菌。细菌侵入血循环通常反映了细菌已经侵入组织,因此血液里的麻风杆菌可能是活的。但是这种假设难以直接证实,因为麻风杆菌还不能在体外培养。在本研究中作者利用麻......
[期刊论文] 作者:石沁摘,张德屏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6
在判断治疗情况下“开放性”麻风病人的无传染性,通常是根据多处涂片检查达到细菌学上的阴性,并且每月检查一次而连续保持阴性者。近来所谓经多处切刮皮肤涂片不能发现染色完整的抗酸杆菌就认为没有传染性。这种观点是基于所有染色不完整的菌都是无活力的假设。......
[期刊论文] 作者:杨理合摘,张德屏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8
作者从135例经临床、麻风菌素试验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瘤型麻风患者(男110名,女25名;均为成人),和156名麻风患者的已隔离的子女(113名女孩,43名男孩;年龄4~18岁,仅1名女婴为6个月)取得的26份乙型肝炎抗原(HBAg)阳性血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分析。其中13份血......
[期刊论文] 作者:方大定摘,张德屏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8
虽然用免疫扩散法研究麻风病免疫球蛋白水平时,仅发现除IgD以外其他各类免疫球蛋白较正常水平增高两倍,并未发现这些免疫球蛋白有任何物理化学上的异常。作者认为麻风病由于麻风杆菌有毒力的分子和麻风宿主敏感细胞之问的长期密切接触,以及大量杆菌侵入组织,很......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文忠译,张德屏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5
作者在1967年秋对东开若林岛旁那普地区麻风高流行区的3个村庄的全体居民(近1500人)进行了麻风病检查。共发现了99例经活检证实的麻风病人,其中62例在1970年临床上是活动的,其余37例是治疗过的非活动性的病例。......
[期刊论文] 作者:孔庆英摘,张德屏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5
作者应用氯苯吩嗪(Clofazzimine,B669)治疗瘤型麻风病人20例(男4、女16;年龄15~69岁;病期1~22年,其中16例病期在10年以上)。5例以前没有接受过抗麻风治疗,15例曾用过单独的砜类药或合并丁氨苯硫脲、胺硫脲等治疗无效,而认为对砜类药具有耐药性。......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文忠摘,张德屏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6
多形核白细胞在感染过程中具有吞噬作用,并发生代谢的改变,这可以通过多形核白细胞对四唑氮蓝(Nitroblue tetrazolium,NBT)染料还原能力的增强而得到证明。Park等人用这种试验作为鉴别细菌性疾病与非细菌性疾病的有用的辅助诊断方法。后者NBT试验为阴性。在儿童......
[期刊论文] 作者:叶顺章摘,张德屏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5
不少学者对节肢动物作为麻风病的媒介进行了研究,并证明实验喂养及现场收集的节肢动物中有抗酸杆菌(简称AFB)。本文报导了作者在麻风病流行区于3年时间内收集到的节肢动物中不可培养的分枝杆菌(一般是指到目前为止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出来的分枝杆菌如麻风......
[期刊论文] 作者:强能贤摘,张德屏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6
作者从一名麻风菌素阳性的结核样型供者腹股沟淋巴结所得的淋巴细胞给7例麻风菌素阴性的瘤型麻风病人,于三角肌部位皮下注射120106淋巴细胞(80%是活的)。在细胞输注前和输注后48小时及21天,进行麻风菌素皮试和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以非特异性的植物血凝素(PHA)及......
[期刊论文] 作者:强能贤摘,张德屏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6
作者对氨苯砜或氯苯吩嗪(B663)治疗的16名结核样型病人、22名瘤型病人以及18名健康人,进行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观察在有特异性抗原――麻风菌苗(Leprolin)时麻风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麻风病人的血中单核细胞)的表现,即在麻风菌苗的刺激下,麻风病人的淋巴细......
[期刊论文] 作者:强能贤摘,张德屏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7
鉴于瘤型麻风患者对各种抗原所产生的抗体正常或增高,而对麻风分枝杆菌缺乏特异性的细胞免疫(简称CMI),提示对麻风分枝杆菌的体液免疫反应可能不需要协助T细胞(Helper T cells)的作用,而免疫封闭可能对CMI的缺陷起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文忠摘,张德屏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6
以往的研究发现麻风病人对组织胺的反应比健康对照者有明显的抑制.结核样型麻风反应病人受累组织中组织胺的含量较低,而且肥大细胞的数目减少且有变性及颗粒消失,表明麻风病人中组织胺的分解代谢可能发生改变,而组织胺酶的毓化脱氨基作用是组织胺分解代谢的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文忠摘,张德屏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7
麻风杆菌对植物神经和体神经纤维的损害可使麻风浅色斑出现温度觉、触觉和痛觉的障碍或丧失,同样也可引起上述斑损汗液分泌的障碍,即出汗减少或闭汗。局部出汗试验应用于麻风的诊断早已为大家所熟知。如果早期进行氨苯砜治疗,上述这些病变肯定是可逆的。作者对......
[期刊论文] 作者:季拜华摘,张德屏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9
作者从1968年~1977年用利福平治疗了100多例瘤型麻风患者,本文报道这方面的短期和长期的临床试验以及鼠足垫接种的细菌学研究的结果。细菌学研究:采用正常的CBA鼠和经过胸腺摘除和X线照射而致成免疫缺陷的CBA鼠(T/R),将麻风杆菌接种于后足垫。取10株麻风杆菌(4株......
[期刊论文] 作者:强能贤摘,张德屏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9
近来各种外分泌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它们在细菌、病毒或其他的感染(初发或再发)过程中,可能是宿主防御机制中重要的局部因素。...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文忠综述,张德屏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9
光线性类网织细胞增生症(Actinic Reticuloid,AR)1969年由Ire等首次描述,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顽固的光敏性皮肤病,对长波紫外线和可见光极度敏感。由于损害的组织学所显示的真皮浸润类似于网织细胞增生症,因此称之为光线性类网织细胞增生症;又鉴于其组织象为恶性,......
[期刊论文] 作者:徐清美摘,张德屏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5
为了评价界线类麻风早期所取得的满意疗效是否持久以及是否有复发出现,作者对界线类麻风这种不稳定类型的麻风进行了动态观察以探讨其预后问题。方法:作者选择了170例界线类麻风病人,采取了详细的病历并对其临床、细菌学、免疫学等观察均予以记载并定期作出判断......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文忠摘,张德屏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7
作者于1967年11月开始在新几内亚的Karimui进行丁二乙酰氨苯砜(DADDS)的治疗试验和在开若林(Caroline)岛的Pingelapese人群中进行了该药的化学预防试验。本文报告上述两个试验的7年评价。 (一)治疗试验: 1967年11月至1968年1月开始在Karimui治疗的336例病人中,......
[期刊论文] 作者:叶干运摘译,张德屏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7
美国麻风专门小组召开的麻风化疗专题讨论会,讨论了麻风化疗中的三个最迫切的问题,即1.瘤型麻风即使经过长期充分的化疗仍残存对药物敏感的麻风杆菌;2.瘤型麻风由于耐药而复发;3.非瘤型麻风的化疗试验。关于第一个问题,Shepard报告在经过二乙酰氨苯砜(DADDS)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