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3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3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岱年,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1994
精神生活与精神境界张岱年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都是现在常用的名词,在古代虽役有这类名词,却也认识到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区别。《管子》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岱年,,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91
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曾经有明确的论述,他说:“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象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岱年,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1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韩非子·显学篇》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吕氏春秋》多次以孔墨并称,如云:“孔墨之后学,显荣于...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岱年,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本文讨论生命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认为人生一方面应充实生命力,一方面应遵循道德原则。保持生命、发展生命与遵循道德是相需相成的。在特殊情况下,生命与道德二者“不可得兼”,则应......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岱年,, 来源:群言 年份:1989
多年以来,许多关于中国思想史的论著都指责孔子的愚民思想。认为孔子是宣扬"愚民"的,证据是孔子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实,这两句话究竟应如何解释,还是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岱年,, 来源:月读 年份:2015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一,中国曾经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艺术文化诸领域中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自15世纪以后,中国逐渐落后了,1840年以...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岱年,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1992
价值表示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其基本含义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的就是有价值的.但价值还有一些问题不能仅用满足需要来解释,而且对于需要也有一个评价问题,所以价值还有更...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岱年,, 来源:理论学习 年份:2015
内容简介:《中国哲学史》是著名哲学家张岱年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撰写的条目,《中国哲学史》介绍了奴隶制及其向封建转变时期的哲学,如先秦哲学,封建时期的哲学,...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岱年,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1991
关于哲学唯物主义的意义,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曾提出明确的解说。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即“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岱年,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86
西方所谓哲学的原义是爱智,爱智即追求智慧。何谓智慧?智慧即对于真理的认识。西方哲学追求智慧,所以西方哲学所取得的成果可谓之“西方的智慧”。中国古代哲人志在“闻...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岱年,, 来源:党的文献 年份:2003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长期延续发展,虽曾经走过曲折的道路,而仍能自我更新,继续前进。其发展更新的思想基础,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其主要内涵有四项...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岱年,,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中国传统哲学,从先秦时代至明清时期,大多数(不是全部)哲学家都宣扬一个基本观点,即“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确实值得深入的考察。在中国哲学...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岱年,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1993
孙中原著《墨学通论》纳入我主编的《国学丛书》,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台湾红业出版公司在海峡两岸分别印行中文简繁体字本。这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研究国学即中...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岱年,,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1987
这是一个大题目,现就最主要之点,谈四个问题。一、学派盛衰的历史总结中国古代哲学是世界三大哲学传统(中国哲学、印度哲学、西方哲学)中的一个。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应...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岱年,,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1988
主体性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人都喜谈这一题目。何谓主体性?主体性观念的渊源何在?这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我在这里作一点探索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主...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岱年,,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1990
文化的內容是非常複雜的,其中有顯而易見、易於了解的內涵,也有深微難見、不易了解的內涵。文化是對於自然狀况的改變。“文”對“野”而言,“化”對原始狀態而言,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岱年, 来源:丹东师专学报 年份:1995
新时代的义利理欲问题张岱年中国思想史上关于义利之辨与理欲之辨的讨论,已经延续了二千多年。儒家反对言利,其所谓利者指私利而言。但是儒家认为公利即国家人民之利还不是最高......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岱年,,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岱年,, 来源:群言 年份:1988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九渊)的《语录》中有这样一段: "或问先生:何不著书?对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陆象山的这两句话后来成为两句名言。这里"我注六经"容易理解,注六经就...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岱年,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1996
儒家伦理与企业道德张岱年经济发展离不开法制,也离不开道德。道德虽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但有些道德规范具有一定普通意义,为任何社会任何时代所肯定。儒家的有些伦理道德则是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