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01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张小轶,,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 年份:2009
艾滋病是由I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HIV-1)感染引发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抵抗能力,最后导致死亡的严重疾病...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小立,张小轶,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10
高校是人才生理、心理、能力成长的关键时期。浓缩基础课程,加大特色课程设置,是培育时代特色、成熟人才的重要条件。在人才培养中应建立认识自我模式、建立专业兴趣模块模式...
[会议论文] 作者:张小轶,侯琤斐, 来源:中国化学会第十九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7
用PowerMV软件对226个二酮酸(DKA)小分子进行描述符计算.通过计算描述符的合理性,最终筛选得到描述符Csp3_04_Nsp2.将该描述符的值添加到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中进行定量构...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春华 张小轶等, 来源:中国电力教育 年份:2013
摘要:在课程建设的众多环节中,建设合适的教学内容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就“分子生物物理”课程建设中,如何把握好以上两个环节,从而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方面做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动手能力;创新精神  作者......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小轶, 李春华, 谭建军,, 来源:中国电力教育 年份:2011
开展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课程对于研究生的科研选题和学科前沿动态的掌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课程内容深奥,抽象性强,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使...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春华,谭建军,张小轶,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 年份:2020
生物物理是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承担着我院学生从基础课到专业课顺利过渡中知识掌握、逻辑思辨、科学素养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教学中只有将价值引领与能力培...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春华,张小轶,王存新, 来源:高等理科教育 年份:2012
创新性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在组织学生参加国际CAPRI竞赛中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了初步探索。总结了5点:精彩新颖...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春华,张小轶,王存新, 来源:理工高教研究 年份:2010
"互动式"教学模式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结构模式。在生物物理教学改革中,探索了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会议论文] 作者:张小轶;邓冬杰;刘洋;, 来源:第七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际微生物系统与分类学研讨会 年份:2015
  HIV-1整合酶(Integrase,IN)是病毒复制所必需的关键酶之一。由于正常人体细胞中没有IN的功能类似物,特异性作用于IN的抑制剂对人体的副作用较小,因此,IN被认为是抗HIV药...
[会议论文] 作者:张小轶,李春华,王存新, 来源:第二届国际理论化学、分子模拟和生命科学研讨会暨第二届北京宏剑公司用户大会 年份:2006
艾滋病(AIDS)的全球流行给人类带来极大恐慌。已上市的药物使引起AIDS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出现了耐药突变,导致HIV对药物的敏感度下降,使AIDS治疗失败。HIV的耐药性是全球AID...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小轶,李春华,谭建军,南群,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2021
网络时代,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面临严峻考验.创新型人才需要培养自由发展的个性和国际化视野.作为专业课老师,在讲解专业知识时可结合相关时事,善于把网络信息转化...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小轶 李春华 谭建军, 来源:中国电力教育 年份:2011
摘要:开展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课程对于研究生的科研选题和学科前沿动态的掌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课程内容深奥,抽象性强,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掌握基本内容,同时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从事蛋白质结构......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小轶,何红秋,刘斌,王存新, 来源: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年份:2009
二酮酸类化合物(DKAs)是目前最有前景的HIV-1整合酶(integrase,IN)抑制剂.为了解DKAs引起的多种耐药株共有的耐药性机理,选择3种S-1360引起的IN耐药突变体,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
[期刊论文] 作者:谭建军,李春华,张小轶,乔爱科, 来源:高教学刊 年份:2020
生物医学统计是生命科学类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既注重基础理论,也重视应用领域,其内容繁杂,不易理解与掌握。文章主要研究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医学统计教学中的必要性...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春华,张小轶,谭建军,王存新,, 来源:中国电力教育 年份:2013
在课程建设的众多环节中,建设合适的教学内容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就“分子生物物理”课程建设中,如何把握好以上两个环节,从而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
[期刊论文] 作者:胡建平,张小轶,唐典勇,常珊,, 来源:化学学报 年份:2009
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了一系列芳香二酮酸类抑制剂与HIV-1整合酶的识别及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抑制剂结合到整合酶Asp64~Leu68,Thr115~Phe121,Gln148~Lys159和Mg2+所构成的口袋区,抑...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小轶,何红秋,刘斌,王存新,, 来源: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年份:2009
二酮酸类化合物(DKAs)是目前最有前景的HIV-1整合酶(integrase,IN)抑制剂.为了解DKAs引起的多种耐药株共有的耐药性机理,选择3种S-1360引起的IN耐药突变体,用分子对接和分子...
[期刊论文] 作者:宋伟,陈慰祖,张小轶,王存新, 来源:化学物理学报 年份:2003
用分子对接方法 (Docking)研究了HIV 1整合酶与其抑制剂金精三羧酸的结合过程 .为弄清金属离子在结合中所起的作用 ,选择含有一个Mg+ 2 或不含Mg+ 2 的两种不同的整合酶受体...
[期刊论文] 作者:宋伟,陈慰祖,张小轶,王存新, 来源:化学物理学报 年份:2003
用分子对接方法(Docking)研究了HIV-1整合酶与其抑制剂金精三羧酸的结合过程.为弄清金属离子在结合中所起的作用,选择含有一个Mg+2或不含Mg+2的两种不同的整合酶受体分别与金精...
[会议论文] 作者:朱振勤,张小轶,翟万银,夏晶, 来源:2000上海科技论坛综合报告会 年份:2000
本文研究表明白藜芦醇不但具有良好的抗血栓、抗炎症及调节免疫功能的活性,对自由基代谢失衡引发的许多疾病如动脉硬化、帕金森氏综合症等具有显著的防治功效,而且还有显著的...
相关搜索: